当前位置:首页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3人=0.164?2=0.328
人行道板:
?1板=0.599?0.175=0.424 ?2板=0.368?0.035=0.333 ?3板=0.328
梁端剪力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利用G—M法计算所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适用于跨中,因此还需采用杠杆法计算靠近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荷载:
1?1?汽??0.818?0.409
21?汽???2(0.182?1.0?0.409)?0.796
21?汽???0.409?1.0?0.182??0.796 ?32人群荷载:
11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人=?人=?0.273;?3?人=0 ?11.273;?2(二)作用效应计算
1.永久作用效应 (1) 永久荷载
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力平均分配给主梁承担,计算如下:
钢筋混凝土T 形梁桥永久荷载计算
构件名 主梁 1.50×2.20-2×1.01×[1.50-(0.20+0.12)/2=0.5932 中横梁 0.99×(0.16+0.16)/2×2×1.01×5/21.5=0.0744 0.0372 沥青混凝土(厚2cm)2.2构件尺寸/cm 构件单位长度体积/m 3重/(KN度每延米重(KN/m2) /m) 25 14.83 25 1.86 边横梁 桥面铺装 25 23 0.93 1.012 ×0.02=0.044 混凝土垫层(取平均厚度6cm)2.2×23 3.036 0.06=0.132 栏杆及人行道部分 ∑ 4.048 6 按人行道板横向分布系数分摊到各梁的板重为:
1 号,5号梁:η1板=0.424 η1板q=0.424×6=2.544 KN/m
12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2、4号梁:η2板=0.333 η2板q=0.333×6=1.998 KN/m 3号梁:η3板=0.328 η2板q=0.328×6=1.968 KN/m 则各梁的恒载汇总如下:
各梁的恒载汇总表
梁号 1(5) 2(4) 3 主梁 14.83 14.83 14.83 横梁 0.93 1.86 1.86 栏杆及人行道 2.544 1.998 1.968 铺装层 4.048 4.048 4.048 合计 22.35 22.74 22.71 (2)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影响线面积计算见下表.
项目 M1/2 M1/4 Q1/2 ΩM=0 ΩM=3/32×L×1/2=3/32×19.5=35.65 22计算图示 影响线面积ΩM ΩM=1/8×L×1/2=1/8×19.5=47.53 22 Q0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见下表。
ΩM=1/2× L =1/2×19.5=9.75 永久作用计算表
梁 号 1(5) 2(4) 3 Ml/2 q 22.35 22.74 22.71 Ml/4 q?0 1062.296 1080.832 1079.406 Q0 ?0 47.53 47.53 47.53 q 22.35 22.74 22.71 ?0 35.65 35.65 35.65 q?0 796.778 810.681 809.612 q 22.35 22.74 22.71 ?0 9.75 9.75 9.75 q?0 217.913 221.715 221.423 2.可变作用效应
(1)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简支梁的自振频率为:
13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f1??2l2EIcmc?G/g mc
式中 l 结构的计算跨径(m)
E 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N/m2)_ IC 结构跨中截面的截面惯矩(m4)
mc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kg/m) G 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N/m) g 重力加速度,g=9.81(m/s2)
3.140.11735?3.0?1010f1??5.133(Hz)2?19.52.278?103
由于f1介于1.5Hz至14Hz之间,按《桥规》4.2.3规定 冲击系数 ??0.1767fln?1???1?0.176lnf?0.0157?1.273
0. 01(2)公路Ⅰ级均布荷载qk 集中荷载pk及其影响线面积
按照《桥规》4.3.1 条规定,公路—I 级车道荷载均布荷载qk=10.5kN m ,集中荷载直线内插求得pk=238kN
计算剪力时,Pk=238×1.2kN=285.6kN
按最不利方式布载可计算车道荷载影响线面积。其中V12的影响线面积取半跨布载方式为最不利
1l11?0?????19.5?2.438
2228
公路I级及其影响线面积表
项目 顶点位置 l/2处 l/4处 支点处 l/2处 qk?KN/m2? 10.5 10.5 10.5 10.5 pk(KN) 238 238 285.6 285.6 ?0 47.53 35.65 9.75 2.438 M1/2 M1/4 Q0 Q1/2 可变作用人群荷载(每延米): P=3kN/m 人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