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浅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摘要: 本文在简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案例,重点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以及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开发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轨道交通建设;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影响 1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概述
1.1 轨道交通的特点
交通体系需要与城市生活同步,交通发展战略必须与用地发展布局高度协调。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铁路等类型。最显著的特点是大运量(是常规公交车的2.5-14倍)、快运速、高准点率、高安全性及舒适度。
1.2 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条件
经济指标应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 号文)的申报要求:对于地铁项目,要求申报城市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GDP)≥1000亿元,地方可支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城市人口≥300万人,客流规模≥3万人;对于轻轨项目,要求申报城市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GDP)≥600亿元,地方可支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亿元,城市人口≥150万人,客流规模≥1万人。
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2.1 级差地租理论
土地位置和其与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影响级差地租的主要因素。轨道交通显著改善沿线土地的交通条件,缩短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从而使沿线土地产生级差地租(主要是级差地租Ⅱ)。
2.2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的实质是经济行为外在影响的内部化。轨道交通有效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对沿线土地价值的影响显著,有效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2.3 土地价值理论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实质在于运输成本与土地价值的互补。轨道交通可降低城市交通成本,提高交通速度,节约时间成本,促使轨道沿线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