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谱稿
说 明
一、此家乘在编写中,未见原乘踪迹,且目前能知一二的耄耋长辈又寥寥无几,资料搜集、整理、考证相当困难,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遗漏与谬误在所难免,盼续修时予以矫正。
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故凡是从母姓的男性及“运”字辈以下的女性(含“运”字辈)取其自愿,相以入乘。
三、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遗腹子女改姓、认祖归宗等问题,取征求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相宜入乘。
四、世系内容采用表格式与树状图相结合的形式编排。别名包括:字、号、黉名、乳名。公职人员,简记一栏以最高身份记载。简记包括:迁居、职业、职务、嫁娶等。时间以公历记载,月日用中文表示农历,墓碑文字尊重原貌。
五、世系表部分,因史料欠充分,只上溯到雨生公所撰《三世祖思圣公墓志铭》叙述“其先,金陵人。清初,远祖以文字触忌讳”为限。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继续保存它的历史价值,可适当节录,若今后查找到可靠依据,即以入正史。因资料收集有漏误,待续修时完善。
六、文言文标点、释文、《代序诗》考证等,难免有失偏颇,凡知之者,敬请订正。
七、在此次编写中,族中老幼在经济、物质等方面鼎力帮助并出谋划策,促成此书的完稿,彰显了家族的团结和睦。值此以谢并深得欣慰。
金开玉拟稿 二〇一〇年四月
1
伟人名人关于修谱的语录
寻根觅本,追源探流,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中国人最崇拜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人家族和宗族的团结力量非常强大,究其原因,实由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五种力量结合而成的天然团结。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具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应用。树高万丈,叶落归根。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数典忘祖”。
——孙中山
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毛泽东
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周恩来《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中华文化的传播
——江泽民
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伟大的过去,蕴藏着一个光荣的未来。
——李政道
2
修谱简论
——金开茂
龙场金氏家族期待一本《家谱》面世,是众望所归。如何编写出一本内涵丰富、考证严密、脉络清晰且精制完美、比较满意的《金氏家谱》,浅谈几点认识,供参考。
一、《金氏家谱》的推出势在必行
我龙场金氏家族自成相祖以来,繁衍十五代,对于家族历史除少数人通过口耳相传外,大多数人可谓是知之甚少,有的还可以说一无所知。我们的先辈对中华文化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很少留下可循的历史资料。历代金氏英才辈出,虽有人如雨生公等在修谱问题上费尽心力,但效果甚微。加之历史沿革、兵燹之灾、保管失慎、新修难度大等诸多因素,致使我族长期无谱可循。这给后人留下了不能原谅的遗憾!
近年来,好多姓氏都已编印出了很好的谱牒,看到很是羡慕。孔氏家族自孔子以来,2500多年、百余代人的历史,族系亲和如一家,续谱活动从未间断,排辈井然有序、脉络清晰。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历代社会(因家庭或家族是社会的细胞)的稳定和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仅十几代人的历史,如果再加上成相祖之前的断代空缺,那就更使族人倍感无谱之苦。一部理想的《金氏家谱》实能满足全族成员日思夜盼的心愿。
为实现这一夙愿,我愿把晚年微力奉献给全族事业,与族中精英协作。我殷切期望,能在会见祖宗之前,能亲眼看到、亲手捧到一本有厚重分量精制完美的《金氏家谱》,圆我一个好梦,了却一生夙愿,使全族宗亲同庆宗源溯畅,绵延亿年,永无止境。
二、撰修好《家谱》的条件已经成熟
修谱成熟的时机已经到了:一是盛世修志,现在政通人和、国富民强、社会和谐,这是社会大环境。孙中山曾说过:“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民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加以利用。”毛泽东也说过:“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
3
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周恩来还说过:“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想家、想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爱国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爱国的人,才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现在是修谱的大好时机,二是家族小环境亦然,我族有很多有能力、有精力热心家族事业的精英,家族大事可以统筹协调。基于这一点可以说,趁我们现在健在的一代(不是指某一辈分)对口耳相传的家事史料还知道一些,感兴趣一些,所以我们是责无旁贷的;再过些时日,错过良机,新一代人可能就没有现在健在的一代有兴趣了。三是高科技发展,信息畅通无阻,可跨越地域时空开展多种史料的挖掘、考证、收集、整理和珍藏工作。四是人才济济,可组成强有力的资料整理、写作班子。五是印刷技术的现代化,从内容到装帧均可达到精湛完美的效果。总之,天时地利人和,万事具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扎扎实实做好有关各项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共同尽心、尽责、尽力为《金氏家谱》催生叫板。
三、《金氏家谱》的主线是什么?
我认为《金氏家谱》自始至终应该把弘扬祖宗艰苦奋斗、崇尚学识、遵纪守法、爱国爱家、和睦团结等中华优良传统贯穿其中。南朝宋人谢灵运《山居赋》称:“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首先应全面地从思想、文化、道德等诸多方面,阐明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或家族文化对国家、对中华民族文明及其源流的贡献。清朝林则徐说:“余尝惟天下之治,莫先于族法。族法者,非徒纪蓼次,合疏远也,盖亦有风教之子焉。祭祀以联合之,祖训以申儆之,节孝以风示之;族法行而一家治、一乡治,推之天下无不治。然则谱之此,岂浅妙哉!??今兹为谱,以旧德相延者,厚德流光,垂于无究,殆不可以世数限也。”古之先贤谓之何其妙也!孙科也说:“吾国民族即由宗族所凝成。由家庭合为宗族而结成国家。民族美德,首申忠孝。是故忠孝节烈之士,多出孝悌之门。族谱之作,以先人之嘉模懿行载于谱中,子孙守之,见贤思齐,发扬光大。故能数典而不忘其祖,饮水即思其源。此亦吾国民族之所寄也。”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