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 - 图文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命题人: 时间:2012.1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填写在机读卡上)
1.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成功表达。图示a处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DNA结合的位置,它们彼此能结合的依据是 A.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半保留复制原则 C.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3.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最先对此提出挑战的科学家是
A。赫尔希 蔡斯 B格里菲斯 艾弗里 C艾弗里 D格里菲斯
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5、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1·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7、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在体外培养将无限增殖;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细胞中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的“语言”或“文字”; ⑥癌细胞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8.小芳女士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但是,医生却告知她们夫妇均属半乳糖血症(人类的一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请你帮助预测,小芳孕育的两个孩子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小孩健康的概率是z
A.1/2和5/16 B.1/2和15/16 C.l/4和15/16 D.1/4和7/I6
9.下面是两个有关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的
A.2号和1号 B.4号和4号 C.2号和2号 D.3号和4号
10.某生物DNA分子基因a的一条链中C+T/G+A=0。8.基因b的一条链中T+A/G+C=1.25,那么它们的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分别是
A.0.8和1.25 B.1.5和0.8 C.1.25和1.25 D.0.8和0.8
11.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2·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 Ⅲ-4 与 Ⅲ-5 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C.Ⅱ-2 有一种基因型,Ⅲ-8 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12.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100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种
151415
13.将用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N的DNA分子占全
1415
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A.1/2,7/8,1/4 B.1/4,1,1/8 C.1/4,7/8,1/8 D.1/8,1,1/8 14.人的TSD病是由于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的脂类的分解和转化.
病人基因型为aa.下列原因中最能解释Aa型个体像AA型一样健康的是 A.在杂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了A,因此没有了Aa型的成人 B.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A表达的抑制蛋白
C.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 D.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表达
3153235
15. 如果用H、N、P、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1535331532
A.可在外壳中找到N和S、H B.可在DNA中找到H、N、P
1535153235
C.可在外壳中找到N和S D.可在DNA中找到N、P、S
,
16.右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若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仅是a与a没有分开,则形成的正常精细胞与异常精细胞的比值为
aabb
A.0∶4 B.1∶1 C.4∶0 D.3∶1
AB·3·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17,下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的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 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 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 ②代表染色体
D. 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28、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请据图指出:细胞②③④⑤⑥各为分裂的什么时期
A. 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B. 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为有丝分裂后期
C. 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D. 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
19.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
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
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
20.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 描述,正确的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