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雨霖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
九、板书设计 雨霖铃 柳永 离别前:勾勒环境 —— 寒蝉、长亭、骤雨 都门、兰舟 实景:(借景抒情) 离别时:描写情态 —— 实写 离别后:因情设景 —— 烟波、暮霭、楚天 杨柳、晓风、残月 虚景:(寄情于景) 刻画心理 —— 虚拟
专家点评(陕西师范大学 王元华)
柳永的《雨霖铃》是咏别的千古绝唱,前人和今人对它
的内容和写法的剖析众多,因此,从理性上吃透文本是不成问题的。本课教师能够整合各种资料和资源,有点有面有精彩板书有学生互动地呈现《雨霖铃》的内涵、写法、特色、重难点,体现了较为深厚的处理文本的功力和一定的教学个性,尤其是板书的设计,把文本的精彩处、写法、线索等紧紧连为一体,颇具匠心。
然而,需要深入设计的是,千百年来感染人们的是《雨霖铃》的别情,所谓虚实相生、借景写情都是为了表达凄凄别情,也确实在表达别情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如果教学中对文本中的别情感受不够、体味不深,讲写法也是枉然,故此本课设计的重心应在别情的渲染与身同感受,可惜,本课设计在感性体验方面发动得不够,理性认识有点苍白。宜以“别”情的激发与锤炼为根本,以“黯然销魂”为归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