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和作法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和作法
――例谈物理复习课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宜昌市第二十六中学 路年斌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5年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它直指“后课改”时代的靶心,必将成为教育工作者今后教学教研工作的重心。什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立足物理的学科教育,在物理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我的理论认识
关于什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什么又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学术界还没有统一完整的表述,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核心素养所指的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其背后的东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指出: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那么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认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我比较认同一位专家的观点:什么是素养?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养。今天的孩子在课堂里学物理,不是让他成为物理学家,因为这毕竟是极个别人的事。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物理和没学过物理的学生有什么差异?物理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在我看来,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在学生的能力和品格上能带来怎样的变化。 有专家指出:当前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各类知识浮在云端,浩如烟海,知识的更新速度只能用“飞”来形容。因此再追求“将知识精确地背下来”的学习目标既不可能也无意义。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他们只有拥有主动消化和接受新知识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新的时代。也就是说“会学”要比“学会”更重要,自主学习的能力比接受式学习的能力更重要。所以,我认为物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千方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努力。
三、传统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传统物理课,尤其是复习课,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往往还得不到应有的收获。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多半是师生易位,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物理思维形成惹得祸。物理课从内容上大致分“基本知识型”和“物
理技能与方法型”。在复习“基本知识”时,教师往往采用“讲-练-讲”模式:教师通过归纳知识树和画图表的方法,把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进行“大水漫灌”,把选定资料上的题目不加取舍拿来让学生练习;再评讲、订正,最后针对共性问题再次讲解反馈。这种模式的复习课往往老师口沫横飞、学生无精打采。因为他们认为老师只是“炒现饭”,知识缺乏新意。
采用这种方法,看起来高效,但我们都明白:学生不是一个个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见知识不见人,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虽然可能记住了知识点,但对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又有什么帮助呢?
而涉及“物理技能与方法”的复习课,传统的作法是教师先讲明这种技能方法后,马上给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套用”方法。至于“方法”的思考及揭示过程,就被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得以训练的机会也白白丧失了,那种“一听就懂,一问就会,一做就错”的顽疾就是由此而来,这也是当前复习课效果不佳、效率低下的重要成因。
在此类复习课中,如果我们不能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物理思维和方法形成过程内化为自己思考的过程,学生物理思维和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四、《压强》复习的优化方案
针对以上的分析和反思,我在复习《压强》这一知识点时,就采用了“自主思考-讨论-归纳-精练-精讲-提问”模式,现作简单介绍:
1、创设具体情境,提出针对性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在思考中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足,就会自主复习旧知识。比如教师一开始就发问:在拥挤的公交车中,你的脚被女士的高跟鞋踩中会有什么感觉?此时压力作用的效果明显吗?这只是因为压力大的缘故吗?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人说你的脚被女士的高跟鞋踩中比被一头大象踩中更疼些,你觉得可能吗?要做出比较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这样的问题让空洞的压力、压强的概念马上鲜活起来,学生们也有思考、讨论的热情和欲望。
2、归纳物理知识和方法技能。通过思考和讨论,唤起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就可以开始进行归纳和梳理。无论是哪种方式归纳,教师都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活动,对有代表性的要予以展示和表扬,如果有知识点遗漏的就让其它的同学帮忙指出并补上。涉及物理技能与方法的也要在归纳中予以体现。本知识点中“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时就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放大法”,要在归纳时有所体现。 3、精选习题进行精练。俗话说 “题海无涯”,而学生时间有限。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教师自己下题海,学生方能出题海。教师要选取适量的题目,尤其是易错、易混、易漏的题目,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本知识点全貌有所了
解和掌握,对容易出错的题目弄清出错原因,易混淆的知识找出差别,易疏漏的知识加深印象。题目既要数量适中,又要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既要强化知识和技能,又要兼顾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学生从题海中被拯救出来,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知识体系和方法的形成过程,学习就真正高效了,也尝到了物理学习的甜头,避免了厌学情绪和思维僵化。
4、精讲点拨。练习之后,教师自己或由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也可以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深化。如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固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大小的比较,就可点拨学生类比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自己找出比P=F/S更简便的方法。再比如增大、减小摩擦力和增大、减小压强的异同点等,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5、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复习过后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设置一个提问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一个好问题胜过一个好答案。学生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大有意义,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良机,教师一定要大加鼓励。曾有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推土机的履带是用来减小压强的,履带上的楞压在地面上时,受力面积很小,不是增大了压强吗?这怎么解释?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由教师全班做答,也可由大家讨论后回答,甚至可留到课后学生们讨论后解决。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的意识。长期坚持,相信会消除物理复习课中的一些弊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五、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科中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个新课题,以上作法还在探索之中,一些观点也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在具体的探索中我也有些困惑: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时间上存在不够用的问题。如何在课时少、复习任务重的情况下做到收放自如,既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素养,又能兼顾教学任务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优化。
2、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素养也因人而异,培养方法如何调整?有人习惯了老师喂什么就吃什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时就会一片茫然,最后一无所获或所知甚少,素养没提高,三维目标也没达成。如何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让每个学生都有新的提高,是个新的命题。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于三维目标的育人要求,做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要听从时代召唤,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热情、更多的投入来从事这项研究,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
1、如果站在冰面上的你,发现脚下的冰有了裂纹,马上拨腿就往岸边跑,这样好不好?如果发现有人不幸掉到冰窟窿里了,你准备怎样合理施救?(讨论题)
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易混题)
A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压力就是重力 D 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3、用10N的水平力把重2N的课本紧压在竖直的黑板上,则字典对黑板的压力为:(易混题) A 12N B 10N C 8N D 2N
4、如图所示,一个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易错题)
A.P2=P1,F2=F1 B.P2 5、下列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基础题) A 推土机安装履带 B 用很细的铁丝切肥皂 C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D 用锋利的刀切水果 6、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拨高题) 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7、一块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拨高题)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 C.P甲小于P乙 D.无法判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