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 2014年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1 2014年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21:53:57

4.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

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

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

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

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

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

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

3 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

为。

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幼儿初期儿童对

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此后儿童对

成人的评价不轻易再现如评价不正确儿童会有反抗的表现。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

独立的评价。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比较简单一般是两分法的评价方式如“好”与“不好”

“聪明”与“笨”等很难象成人一向作出全面细致的区分。由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评价

时候要慎重需要更正客观。而且尽量少给孩子定性的评价避免孩子因为老师的评价而对自我评

价产生偏差。

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在幼儿阶段儿童的行为由于还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自

我进行评价时也会显示出情绪化的特征。

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还停留在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如学前儿童基本能评价自己的外貌

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而全面、概括地评价自己各方面能力水平的能力还比较低。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关系。

陈鹤琴先生将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指息息相连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依据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张教育的网它们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

织在儿童的生活中。不过在这一张网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

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

全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

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

会孩子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

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

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4分

这几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轴心的椎体来表示底面是健康教育椎

体的三面分别是语言、科学、艺术教育椎体的轴心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从这一图示可以发现几

大领域是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极大地依赖于其他领域的内容但它处于课程

领域的中心与核心地位。4分

我们认为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地课程领域提出更多具有研究上的意义而不是

实践上的意义。课程实施中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对儿童教育是自然应当是整体的。不过对课程

领域的相对区分也有它必要的实践意义虽然我们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更多遵从幼儿生活的逻辑而

不是知识的逻辑但生活与知识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有组织的教学中按照幼儿知识学习的特点组织

教学也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因为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方法如品格、态度的

学习与语言或操作技能的学习就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教育者自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学习特点来设计

不同的教育活动采用不同的影响方式这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种区分从教的角度

看是帮助教育者形成更科学与恰当的教育意识。不过在实践中教育者越是能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

加以考虑与实施那对儿童的发展就是越有益处的。

4 2.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精神环境

1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气氛增加交往的机会。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儿童

教师可以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使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的胆怯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

儿相互

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需要学会共情。4分

2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或

学习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让其他小

朋友把他扶起来一个幼儿的手工总是做不好教师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教他幼儿之间出现了争

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提高协调的能力。4分

3还可以通过节日庆祝活动、故事会、合作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儿童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温暖的家庭。除此之外幼儿园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

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给儿童

提供了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之间要友好工作上要配合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别的老师坏

话不诋毁同事不互相拆台。班级教师乃至全体教师之间都应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温情

的精神环境。4分

四、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涛涛的爸爸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他为儿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专管

儿子的生活另一个专管接儿子上学下学。涛涛爸爸认为保姆就是应当服务与服从于主人的需要与

要求所以对她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保姆到幼儿园接涛涛下学本能在班里能干的涛涛只要

一见到保姆来了就会支使她做这做那并且也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和她说话。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 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 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 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 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 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 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 3 有一种积极向上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