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做智慧型教师 成就高效课堂
做智慧型教师 成就高效课堂
上莲中心校 侯跃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分享与交流工作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大家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可贵经验。下面我就自己平时工作及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交流汇报,请领导和同仁们多多指正。
一、构筑学生积极的学习素养条件,为实现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课改能否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取得实效,主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的学习构筑好平台,使其具备优秀的学习素养条件。为此,我校结合实际确立了课堂教学三要素,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中必须予以体现。
要素一: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搭建平台。
我校一位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缺乏管理学生的经验,教学被动窘迫的场景时有发生,尤其面对顽皮难缠的学生,更是束手无策,教学成绩自然也不尽人意。教研活动时,我和这位教师共同分析原因所在:主要是缺乏管理经验和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老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坚持将自己的耐心、爱心融入到教学中。例如,我班有一个小女孩,胆子小,遇事爱哭,有一次,别人都在写
1
作业,而她却趴在桌上,不时地翻眼看看我,我就问她:“你怎么不写呀?”就这一句话,她哇的一声哭了,当时我真有些茫然了,就这一句话,就惹着她了。于是,我耐着性子走到她跟前,再次问她怎么回事,她这才哽咽着说:“没本了。”天哪,就这点小事,周围的同学听了纷纷拿出自己的本子借给她,这时我柔声对她说:“在校有什么事,一定要和老师说,也可以和自己的同学说,我们都很愿意帮助你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从那以后,不管在课堂还是课间,我都把严厉收敛了一些,渐渐地,学生的胆子大了许多,课余之时也爱围在我身旁问东问西,而那个胆小的女生,课间也会围过来,听别的同学跟我聊天,有时还插上一两嘴,胆子大了些,成绩也不再落后。这些情景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你了,他才会更喜欢上你的课,才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些年,我始终和学生保持课上、课下都是朋友的平等关系。总是用带着“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这种爱,是不歧视任何一个学困生,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是及时体察他们的情绪,是懂得维护学生的尊严。哪怕只是你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掌,一句关切的话语,都会温暖学生的心灵,成为学习的动力
要素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奠定基础。
一个老师课讲得再精彩,可是学生不用心去倾听、思考和理解,那么,这节课也是无效的,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开学第一节课,我就向学生强调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好学习
2
用具,包括将练习本翻到空白页。下课后,先将书本换好,摆齐,再将书桌排列整齐,捡干净地上的垃圾。看似繁琐,只要养成习惯,其实也就是随手而已。课堂还要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另外,我们教师也应做好表率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孩子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如黑板上整齐规范、一丝不苟的板书;听学生发言时,我微笑着站在他面前,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读书、说话时,运用不同的语气,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直面的影响。
要素三:有效小组合作学习,为学赢得高效。
实践证明,有效的学习合作小组,是承载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教师对课堂有效驾驭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我有如下体会:
1、组建优秀学习小组团队。学习小组划分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采取四人一大组,二人一小组,小组最小化,效率最
3
大化,兼顾学生好、中、差合理划分;科学分工,明确任务,做到每名组员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例如组长的任务就是:分解合作学习任务,协调小组成员间的信息交流,维护小组秩序等。
2、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实践中发现,当教师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增强。课堂上虽然有的小组整体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但我还是有意识的对他们做出积极的评价,如:
“第三小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提示学生汇报反馈的结果是代表小组群体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表演一下?”
“你真棒,又为小组赢得了比分!老师要因你而发给你们小组红花”??
通过激励的语言和对小组的“捆绑式评价”我班学生意识到,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3、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我在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中,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给学生示范,使小组成员体会到,在参与活动时,除了主动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