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
56.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C )。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防护用品 C、职业病防护用品 57.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 )。
A不变 B 终止 C 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58.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B),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59.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C )。
A、新产品 B、新方法 C、新材料 60.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B )。
A、拒绝 B、拒绝和阻碍 C、阻碍
61.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A )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社保部门 C、工会组织
62.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C)。 A、工资补助 B、补贴 C、适当岗位津贴 63.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 C)。
A 高温作业 B 机加工作业 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6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C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 C未成年工 65.接触矽尘的劳动者作业时要戴(B )。
A 棉纱口罩 B 过滤式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 66.患有(A )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A活动性肺结核病 B慢性胆囊炎 C脂肪肝 67.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不包括(C )。
A.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 粉尘浓度 C.个人嗜好 68.我国13种法定尘肺病中致病危害最严重的是(C )。 A 棉麻尘病 B 谷物尘病 C 矽肺病 69.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 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 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 肝脏肿大等
70. 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影响(B )。
A 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 C 神经系统 71.粉尘主要通过(A )途径侵入人体。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 72.矽尘是指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高于(C )的粉尘。 A 5% B 8% C 10% 73.石棉尘主要对人体的(C )器官有危害。
5
A.胃部 B.皮肤 C.肺部 74. 煤尘可以引起那种职业病(C )
A 矽肺 B石棉肺 C煤工尘肺
75.在进入密闭空间前用人单位至少要安排(A )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A 1 B 2 C 3 76.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B )。
A防滑鞋 B空气呼吸器 C防毒面具 77.职业性急性氨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A)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 眼和皮肤灼伤 B 昏迷 C肢体疼痛
78.急性甲苯中毒诊断分级以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划分。凡出现(A )列为重度中毒。 A昏迷者 B意识模糊 C嗜睡 79.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A)。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 B原发性高血压 C风湿性关节炎
80.射线作业,必须穿戴(A )。
A防射线护目镜和防射线服 B绝缘手套 C空气呼吸器
81.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B)和致畸形物质。 A 致病 B致癌 C损害
82.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C )系统。
A 呼吸 B消化 C神经 83.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C )。
A 口、鼻、耳 B 食物、衣服、水 C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4.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 A )的气体.
A.腐臭蛋味 B.刺激性味道 C.臭味
85.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 C)的损害。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造血系统 86.在化学物质中,人们经常说的“三苯”是指(C )
A.苯、苯酚、甲苯 B.甲苯、苯胺、苯酚 C.苯、甲苯、二甲苯
87.爆震聋是新修订的《职业病分类与目录》中新列入的一种职业病,造成该种职业病的职业接触史通常包括( c)。 A、 爆破作业近距离暴露 B、在工作场所中受到易燃易爆化学品、压力容器等发生爆炸瞬时产生的冲击波及强脉冲噪声的累及 C、A和B
88. 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B )分贝。
A 75 B 85 C 88
6
89.稳态噪声是指声级波动(A )的噪声。
A. 小于3dB(A) B. 大于3dB(A) C. 大于0.3dB(A)
90.手臂振动病是(A )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 长期 B 短期 C 连续 91.(C )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
A 白内障 B 红眼病 C 电光性眼炎 92.(C )不属于我国规定的职业病。
A 艾滋病 B 冻伤 C乙肝
93.高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C )的作业 A ≥20℃ B.≥30℃ C.≥25℃ 94、以下(A )属于化学性危害因素。
A、工业毒物 B、振动 C、高温 9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96、不同的职业危害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A )可导致尘肺病。 A、粉尘 B、毒物 C、噪声 97、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A )。
A、尘肺病 B、噪声聋 C、苯中毒 98.在职业病目录中,(C )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A森林脑炎、高原病、手臂振动病 B中暑、黑变病、手臂振动病 C中暑、冻伤、手臂振动病 9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 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100.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为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B )。
A、射线累积计量仪 B、个人剂量计 C、便携式放射线检测仪
101.国务院颁布施行的职业病防治基本法规主要有(C)《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A《劳动保护条例》 B《工业防毒条例》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102.任何(B)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私营企业 B单位 C集体所有制企业
103.任何单位和个人(A)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不得 B可以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104.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
7
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C)承担责任。
A经济损失 B人身伤害 C职业病危害后果
105.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责任。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106.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C)。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107.化学性皮肤灼伤主要由于(A)等化学物质引起。 A强酸、强碱、氢氟酸和磷 B强酸 C强碱
107.接触性皮炎是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根据发病机理分为原发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变应性皮炎是由(C)物引起。
A腐蚀 B刺激 C致敏
10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哪些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109.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0.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111.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具体时间是如何规定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