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过多形式的自主习作修改,提高学生读者意识
(三)、兼顾差异,提高实效。调动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这一资源。在修改过程中,同一班级的学生习作相互借鉴模仿的相似点总是有的,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容易模仿迁移。根据心理学原理,相似点越多,学生越容易模仿迁移。所以学生能把被修改习作中自己不曾有的相似点恰当地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即博取“众家”之长,补“一家”之短。教师可以按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穿插进行修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
作文教学中,教师有了“读者意识”,作文教学过程也会成为教师追求与学生人格对等、精神相遇、心灵交融的过程;学生有了明确的“读者”,胸中的积蓄和感情有了倾诉的对象,思路就再也不会堵塞不畅,作文就能入情入境,抒发真情实感,无疑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读者意识”会引领学生就会写出一篇篇情文并茂的佳作,创造作文教学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① 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16页。
② 申小龙,《语文的阐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版,第287、283、312页。
③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73页。
④ 郑桂华,《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01期。
⑤李子华,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构建语文课程的第三性》,《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4月B。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