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1月奉贤区高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附答案
2015年1月奉贤区高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附答案)
(2015.01)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 阅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
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④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⑤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城郊、街市、汴河这三段景物又不尽相同,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人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⑦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 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⑧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⑨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 概括第①段的内容。(2分)
2、 副标题里“通感”在文中的意识是 (2分) 3、 根据第③段和第⑤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的填空。(3分)
艺术门类 举例 重复与变化的内容 共同之处
音乐 绘画 《鳟鱼》五重奏 《清明上河图》 重复:音乐的主题 变化: (1) 重复:音乐的主题 变化:城郊、街市、汴河这三段景物又不尽相同。 (3)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的尾句一个“看”字用得巧妙,打通听觉和视觉,富有画面感而十分传神。 B、第⑧段用“手卷”一词,形象表现了随时、空的持续,在故宫移步换景的感受。 C、“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是否平衡时检验建筑是不是优秀的关键。 D、从写作意图上看,音乐盒绘画史为了引出建筑艺术做铺垫。
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⑦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
②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
③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 ④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
⑤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①③②④⑤
6、本文谈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要讲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其实诗歌创作也有此特点,举高中学过的一首诗歌为例加以分析。(3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佛鼓 林清玄
①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②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③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花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漾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④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⑤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⑥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