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网络舆论对政府舆论引导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论对政府舆论引导的影响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人数激增,网络舆论逐渐被人们重视。网络舆论以自身所具的特点,影响着政府的舆论引导。本文从网络舆论的特征出发,浅析网络舆论对政府舆论引导的多方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舆论; 政府舆论引导; 影响
网络舆论,是舆论的一种新兴方式。“舆论”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起初指轿夫的议论,后来引申为公众的意见或言论。从古至今,舆论的重要作用从未被人们忽略。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就把舆论赋予了与法律一样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论渐渐凸显其巨大的影响力。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称,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则为4.64亿。众多的网民在网上评点时事,发表见解,交流观点,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舆论高潮。网络舆论正成为舆论的爆发中心。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以自身所具的特点,影响着政府舆论的引导。
一、对网络舆论的认识
网络舆论是新兴的舆论方式,有其独特的含义及特点。在网络条件下,它表现出与传统媒介条件下截然不同的特征。
(一)网络舆论的定义及内容形式
舆论观念在中西方社会由来已久,概念相对明确,而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媒介条件下的舆论形态,出现较晚,至今未形成统一、明晰的观点,但关于网络舆论,至少应包含事件、公众、网络形态表达及意见强度这几个要素。因此,网络舆论可以说是公众(特指网民)通过网络平台,用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件发表自己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这种舆论往往感情色彩浓厚,倾向性强。
网络舆论作为公共舆论的一种,在互联网强势发展的今天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被称为除广播、电视、报刊之外的第四种媒体,更被称作是“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①。从起初的博客、个人空间,到贴吧、BBS和各种论坛,到时下流行的微博、人人,处处充斥着网络舆论的身影,它们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利益诉求和权利维护的平台和渠道。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加上自由的意见表达空间,使网络舆论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生活、时政等各个方面。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