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土方开挖、井点降水方案
-2.500 m]
第 2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1.528>1.30 满足要求! [标高 -3.800 m]
16
4 降水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第一层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一级轻型井点系统布置,降水深度控制在坑底或局部深区以下0.5~1米,基坑四周共布置2套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轻型井点管及滤管采用直径48的钢管,井点管长6米,滤管长1米。
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井点降水待基坑回填且满足结构抗浮设计要求后停止运行。
4.1 施工顺序
基坑土方开挖至-2.80m→布设轻型井点→土方大面积开挖至基底 4.2 施工机械的配备 序号 机具名称型号规格 1 冲井机械 2 轻型井点 4.3 劳动力安排
工序 降水施工 4.4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4.4.1 施工工艺
(1)钻孔:钻孔一般采用冲孔、射水方法进行。钻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0.5m,以利沉沙。及时用干净粗砂将孔壁与井点管之间填实,然后冲洗井点(用自来水或空压机)直至清水。也可用射水法或套管法钻孔。套管法是用水冲法将直径为200~300㎜的套管沉至要求的深度,再在孔底填一层砂砾石,插入井点管,将粗砂填入套管与井点之间,拔出套管。射水法是利用0.4~1.0N/㎜2的高压水在井点管下端冲刷土层,将井点管沉至要求的深度后,在孔壁与井点管之间填入绿豆砂。
(2)连接:用连接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和水泵连接,形成完整系统。抽水时,应先开真空泵抽出管路中的空气,使之形成真空,这时地下水和土中的空气在真空的吸力作用下被吸入集水箱,空气经真空泵排出,当集水管存满了水时,再开动离心泵抽水。
17
单位 数量 套 1 套 2 使用说明 轻型井点 用电量kW 7.5×3 7.5×2 组数 1组 工种 井点冲井工 排管工 普工 合计人数 4 4 2
(3)施工注意事项:降水系统接通以后,试轴水,若无漏水、漏气和淤塞等现象,即可正式使用:应控制真空度。在系统中装真空表,一般真空不低于55.3~66.7Kpa。管路井点有漏气时,能造成真空达不到的要求。为保证连续抽水,应配置双套电源;待地下建筑回填后,才能拆除井点,并将井点孔回填。
4.5 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书
场地地下水位标高取地面自然标高,埋深为0;基坑开挖深度最深处为4.80m,基坑水降低至基坑底面下1.0m,既埋深为5.80m处。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W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本基坑工程开挖前只需对表层的②-1粉土夹粉质粘土和②-3层粉土夹粉砂土层中潜水进行降水。
经分析,结合邻近在建广场基坑的施工经验,本工程采用沿基坑四周设置轻型井点降水方式,截断周边水源的补给,同时降低地下水水头至坑底以下0.5~1.0m。基坑顶部四周设明沟集水井,防止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雨水等明水流入基坑;基坑开挖后坑内排水系统应及时建立。
一、水文地质资料
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
18
手册》。
三、计算过程
1、井点吸水高度计算:
根据所选施工机械设备的参数,井点管的最大吸水高度计算如下:
HV为抽水装置所产生的真空度(kPa); △h为管路水头损失(取0.3~0.5m); H1=9.435m; sw+D=1+3.8=4.8m;
根据计算得H1>=sw+D,故该设备满足降水施工要求!
2、井点布置计算:
(1)、基坑等效半径的确定:
l为基坑长度(m); B为基坑宽度(m); η为系数,1.18;
(2)、井点系统影响半径的确定: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为基坑中心处设计水位降深(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H为含水层厚度(m);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