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7份)高中地理选修6(全册)教案打印版 教学设计打包下载(WORD)版
此外, 在衡量土地质量时, 还应注意土地的通达性, 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点的远近、交通情况等, 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 思考P80 提示对于本组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查阅, 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肯定, 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 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 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
当前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6. 耕地的土壤侵蚀现象更为严重, 受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案④例土壤侵蚀导致石漠化(石漠化是与我国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并列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 )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上, 属于南方地区的山区);
2.回顾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特点;
3.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 如过度砍伐树木, 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 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 最终导致石漠化. 阅读土地退化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危害
提示通过阅读了解土地退化对各地造成的危害巨大,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 应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 贯彻预防为主, 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⑵具体措施.
①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恢复生态林, 营造经济林, 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②工程措施
包括水利工程和水上保持工程.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③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 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例如, 等高耕作, 施用有机肥料, 适时耕作等, 同时, 发展合饲养畜, 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板书设计
§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2.具体措施: 一、可再生资源: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1.概念: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2.科学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必要性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⑶提高耕地质量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原因: 2.对策 课时 课时安排: 1
(1)开源教学目的: ⑵节流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1.概念2.表现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⑵具体措施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①生物措施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 .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②工程措施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 .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③农牧业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森林的生态功能 2.森林的生态功能
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难点: 森林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远祖就是从森林中起源的. 而被誉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科学家们认为亚马孙的热带雨林正在被“草原化”, 预计, 以目前的森林大火发生频率和砍伐速度, 在未来50年至100年内, 亚马孙热带雨林最多将有60%消失殆尽;至少, 也会有20%到30%的丛林转化为草原.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原始林: 约占陆地面积的47.7%(8000年前)
——根据林木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2000年: 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2.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人类活动 对森林的影响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游耕制度 对原始森林有所破坏, 但是因人口稀少, 森林仍然有自然更新的机会 通过列表, 使学生认识到: 森林被破坏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 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3.森林分类:
(1)按森林疏密 密林 2/3
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1/3
农业社会 人口增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 面积逐渐减少 工业时代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 面积锐减
指导学生读图4.1: 说出 (1)森林种类;(2)每种森林具体分布地区;(3)探究种类数量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等)和人文(人口、人类生产方式等)两方面分析. ) (2)受人为影响程度 天然林 不足40% “半天然”林
人工林
工业化国家中, 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 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 或“半天然”林. 4.我国森林资源:
总量 (亿公顷) 人均占有量(公顷) 森林覆盖率(%) 中国 15.8 0.11 16.55 世界 38.66 0.6 30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思考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 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点拨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开发是必然的, 开发的度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现在的情况是开发过度了! 5.森林的价值 A.生态价值:
(1)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2)过滤尘埃, 吸收噪音(3)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净化空气
(4)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5)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B.经济价值:
(1)制作家具(2)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3)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4)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 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6.森林的后果:
(让学生分组讨论, 可结合课本图4.3、图4.4和案例进行探究)
总结: (1)生态失调 (2)环境恶化 (3)导致洪水频发 (4)水土流失加剧 (5)土地沙化 (6)河道淤塞 (7)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思考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后, 会带来哪些影响?
点拨植物物种的损失、动物的迁徙和被消灭、连片林地变成破碎小斑块后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毁灭性影响
过渡热带雨林中大量的物种资源对人类现今和未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如果人类不认识、了解它, 使它从地球上消失, 就会使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 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二、保护森林:
1.世界: 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
A.政府 2002年 森林法的实施条例 ——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B.民间团体: 不仅积极植树造林, 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思考青年学生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点拨不用一次性筷子;平时生活当中节约纸张;积极使用再生纸产品;按规定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课堂讨论: 你认为我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对保护森林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能收到预期效果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