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考点1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学案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 不正确
解析 (1)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可以作为氮源;平板为固体培养基,故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2)实验探究的是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其中变量为不同高度,故需在不同高度下放置开盖平板。同时,为了保证单一变量,需要保证开盖放置时间一致。为了保证实验可靠性,需要设置多个平行组。(3)在完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若出现菌落,表明操作过程中存在杂菌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
方法技巧 关注两种对照组与一种重复组
(1)将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与接种的选择培养基一起培养——用于确认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制备是否合格)。
(2)将接种的普通培养基与接种的选择培养基一起培养——用于确认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筛选”作用。
(3)进行微生物计数时,每一稀释度下涂布三个平板,即设置重复组,是为了求平均值,提高计数准确度。
4.(2018·保山第二次统测)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李斯特菌在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上培育时菌落会呈现蓝绿色。在目前发现的16种李斯特菌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对人有致病性的一种,与其他李斯特菌相比,单增李斯特菌还能合成并分泌磷脂水解酶,使培养基中的磷脂被分解而在单增李斯特菌菌落周围出现白色晕环。
(1)与单增李斯特菌相比,其他李斯特菌不能合成并分泌磷脂水解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检测某食品中是否含有其他李斯特菌和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下列相关实验: ①将该食品样品加入经__________灭菌的李斯特菌选择培养液中培养,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经过培养的菌液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系列梯度稀释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到鉴定李斯特菌的培养基上。鉴定李斯特菌的培养基与李斯特菌选择培养液相比,还需额外添加显色剂、________和________。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