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18-2019年中考化学3月质量监测试卷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18-2019年中考化学3月质量监测试卷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淡化 B.用洗涤剂洗餐具 C.煤燃烧 D.干冰升华
2.右图⑴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3.右图⑵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是阳离子
图 ⑵ C.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4.一般说来,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要改良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氢氧化钠 B.熟石灰 C.食盐 D.盐酸 5.如下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火柴熄灭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
6.如下图⑷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7.用右上图⑸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C.能得到纯净水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图 ⑷
图⑸
8.为了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室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应选用的是
A.红磷 B.木炭 C.蜡烛
D.硫粉
9.某实验小组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滴有酚酞试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C.B点时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 D.实验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液态氧气挥发会吸收热量,所以氧气液化也要吸收热量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1.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1
12下列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OH)3→Fe2(SO4)3 B.H2SO4→CuSO4
C.Na2CO3→NaOH D.BaSO4→Ba(NO3)2
请从下面五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将其字母代码填入34—38题的空格中。(共5分) (温馨提示:第34—38题请在答题卡中选择题方框内用2B铅笔填涂作答) A.硝酸钾 B.石墨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E.大理石 34.可用于建筑材料的是 。 35.可作复合肥料的盐 。 36.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37.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38.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39.(5分)请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填空:
⑴2个氧分子_______;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⑶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
⑷赤铁矿石高炉炼铁_______;⑸用盐酸制取氢气_________。 40.(5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⑴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⑵下列节水措施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B.用淘米水浇花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
⑶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而绿色植物的 却能吸收二氧化碳。 ⑷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空气中的 和 隔绝。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41.(6分)我国最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质消毒可用二氧化氯、臭氧替代氯气等传统消毒剂,氯气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Cl2↑+H2↑。现需要71Kg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则理论上需要含
杂质10%的粗盐多少千克?
42.(5分)如右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据此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有序号的 仪器名称:
① , ② ; ⑵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若用 A装置,应该去掉 。
⑶应选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对药品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不到氧气,可能的原因是 。 43.(5分)A~H都是初 中化学中的常见物 质,它们之间的转 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⑴A的化学式为 ;
⑵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它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4.(5分)“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探究小组发现若反应过快,产生的气体不易及时收集,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快慢的因素,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 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是否用催化剂有关。
【设计并实验】该探究小组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温度时进行四次实验.记录所生成的氧气体积和反应所需时间,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 过氧化氢的 过氧化氢溶液 序号 质量分数 ① 5% ② 15% ③ 30% ④ 30% 体积(mL) 1 1 5 5 温度 20 20 35 55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0.1 0.1 收集氧气 反应所需 的体积/ml 的时间/s 4 4 2 2 16.75 6.04 49.21 10.76 【收集证据】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组合是
(选填“实验序号”)。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解释与结论】⑴通过探究,了解控制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方法。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所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