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数学作业错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初中数学作业错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学生数学作业出错,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事。究其错误原因很复杂。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我们教师的原因,还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原因。面对学生的错题,我们不能简单的把错题答案给学生让学生一抄了事,而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本文就初中数学作业中的错题的主要表现与成因进行分析,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了数学教学中纠正错误的主要策略:改革作业评价模式;改变纠错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其浓厚的求知兴趣与学习热情,以及其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与探索精神。 1.初中生数学作业出错的主要表现
1.1 概念混淆不清。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由于概念其抽象与普遍性,使得含义相近的概念容易被混淆,影响了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在教学中反映的便是解题中的错误,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如北师大版数学中学生对频率和概率,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乘方与幂等的概念容易搞不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易混概念加以区分。
1.2 运算规律使用不当,灵活运用能力欠佳。运算规律要求学生在课堂探究时理解记忆,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但由于学生不理解运算规律所蕴含的实际含义,导致错误的结果,如错例:a5?a=a5,(x+y)2=x2+y2,学生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乘方运算弄得还不是很清楚。再如错例(2x+y2)(2x-y2)=2x2-y22,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认识还不到位,当公式中的字母为乘积形式,幂的形式,应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加括号。 1.3 抄题、审题不认真。在初一学生中间,经常出现简单题被做错的情况,归根结底就是由于抄题,审题不认真造成的。如作业中把b抄成6,把“z”写成“2”,把“-”忘掉,有的学生还没有把题看完,就急于计算,甚至心里想着正确结果笔下竟是另一个答案等等,致使计算出现错误,有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分,又抄下一个题的后半部分,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这种心不在焉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害处很大。 2.初中数学作业错误成因分析 2.1 学生自身主观因素。 2.1.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2.1.1.1 恐惧。数学的三大特性:严谨性,抽象性,准确性。要学好数学,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还要有一丝不苟做事的求实态度。再加上初中数学多数是一些数字,符号之间的变换,比小学要难一些,学生若一开始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不懂,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倦,恐惧心理。
2.1.1.2 情绪化。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很强,好胜心也强,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不善于思考,也不问老师,问同学,怕老师批评,同学瞧不起。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预期目的。他们的意志力较薄弱,紧张浮躁,而对复杂的计算问题容易出错,特别是在紧张的考试中更为突出。有的学生心情好时认真做一下作业,心情不好时就应付,甚至抄袭人的作业,特别易情绪化。 2.1.1.3 解题思维僵硬。现在初中期间数学题越来越灵活,需要学生从题目内部充分挖掘信息,运用恰当的数学思维方法,为正确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但由于有的学生平时不爱思考,思维不够灵活,无从下手,导致解题困难。但是,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训练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4 遗忘。遗忘使学生对那些看似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往往出错。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一般是先快后慢地进行的,因此必须对新学的知识复习必需及时。有些学生上完课之后课本一合,未及时复习巩固就盲目的去做作业,致使错误很多。 2.1.2 从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分析。在学生所反映的解题错误中,基础知识与解题技能方面的不足,是错误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而这又主要反映在最基本概念了解模糊,数学公式、法则不能灵活应用上,总之,运算能力欠缺。
2.1.3 从学生学习理念角度分析。学生没转变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观念,缺少内在需求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因此作业马虎潦草、只求速度、不讲质量、敷衍
了事。从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与训练,严重降低了作业的有效性。
2.2 教师层面因素。有的教师经验不足,课前对学生作业错误预设的还不到位;有的新老师对学生小学的学习水平不太了解,出现了一些知识漏洞,使得学生不懂不会,乱做一通。还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练习,往往采用“题海战”,对学生轮番轰炸,使学生们不得不身处作业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对作业评价的单一性,忽视了个体思维的价值体现,从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数学作业失去兴趣。
2.3 家庭层面因素,有些家长过分重视孩子作业,尤其是城里的家长,每天监督并检查,看到有错误时直接指出错误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作业不认真,等待父母检查的习惯,考试时不能够自己主动检查,但能保证平时的作业质量;也有过分轻视型,对于孩子的作业不闻不问,这样的孩子要么自己独立性很强,要么连“量”上都不能完成,更不用说“质”的保证。本人调查的城固县某山区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初一一个班,该班总人数46人,留守儿童36人,单亲1人,孤儿1人,留守儿童大部分是婆婆,爷爷管着,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学习上很少关注。该班大部分家长是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对学生的教育不够重视,甚至管不住学生,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认真做事,刻苦学习的习惯。这给学校的教育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业质量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