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回溯与走势分析 - 图文

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回溯与走势分析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17:08:42

词语辨析运用 成语的使用 俗语 对联及各类 文化常识等

选择 选择 填写 近义的动词、形容词、 副词居多 根据意思、语境填写 这方面的考察有所增加 选择、填写 基础知识中这两年被认为是新增考点的对联题,也在99年早就出现了;

备考策略:

1、立足课本,打好基础。中考题中所考字词皆来自课本,且都是日常生活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因而考

生平时应以课本为基础,逐课对课前、课后词语扎实“攻关”,反复练习。

2、了解错因,针对复习。如:

汉字字音错误中以习惯性误读为多见; 汉字字形考查中以别字居多,而别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音近致误;(2)形近错误;(3)义近错误;(4)形、音皆近错误。(5)望文生义的习惯性错误。

成语的使用中以仿词、化用情况居多,要多注意媒体及生活中那些以讹传讹的成语,还有那些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3、将平时的积累作为备考重点;此外,注意让学生想一些办法来记,如辨别个别笔画不同,可通过编口诀来记住。例如:戊空戍点戌一横草戒十字戎。

4、注意避免方言性的误读,留心当地方言常见的语音拼读错误,如分清“n”“ l”和“ j”“q ”“x”的发音。

(二) 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点 题型 题型可能性 对语段及句子作适①直接修改 当的修改。 ②找出病句修改(标序) ③用规范符号修改 ④选择题 对逻辑混乱的句子① 选择题 恰当排序。 ② 抽句复位题 ③ 排序题 ④ 按逻辑顺序续写题 记叙性、议论性、说明性语段句子被打乱 句子逻辑上的衔接 句首、句中、句末都有考察 针对句子的特点进① 仿写句子 行恰当仿写 ②仿写语段 对广告语、宣传语等①据情境拟写宣传标语或广告作简要的评价赏析。 语 ② 给一则新闻加标题或写导语 说明、归纳图表所反将图形、漫画、表格中信息转换是近年各地新增加内容,应引映的主要信息,并能成文字 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起重视; 鉴赏体会; 信息提取 得体的表达 提炼阅读材料 在特定的情境中恰当的表 达 备考建议:

搜集尽可能多角度考察的题型进行训练,交给学生相应的解答技巧。

(三) 古诗文背默: 考点 判断古诗词文 句子书写的正误 上句、下句默写 填写 题型 选择 特点 古诗、词、曲、文中的 句子均有 名句居多,思想性哲思 句子 归类默写 整首诗默写 理解性、运用性默写

古诗文背诵与默写部分的考查内容主要来自于:一是“课标”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的内容,二是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的相关内容,其中具有生命力和运用价值的名言警句是重点。古诗文背诵默写方面,直接考察和理解性考察一直保持,只是理解性考察的语境深度更深;

可能性 填写 填写 填写 八句律诗、绝句为主 多是很有思想启发性、励志性、富有文采的写景的句子; 备考建议:

1、划定复习的范围,并要求学生反复诵记。

2、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包括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描写山

水环境的语句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并多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句子,做到理解到位。 3、归类。在梳理的基础上归纳。例如描写“月”(花、雨、雪等)或带“月”(花、雨、雪等)的诗句;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等,让学生记忆中的一个个点构成一个个面,使之对内容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简捷、更深刻。

4、在背熟这些篇章之后,对学生易出错处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将容易写错的字反复多练,力争不写错别字。

5、让学生熟悉中考的常见题型,明确复习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四) 古诗文阅读、鉴赏: 1、课内文言文阅读 考 点 常见实词解释 名句或重点句子翻译 内容理解 题型 选择、解答 解答 解答 特 点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都为重点,一般课文下注释的重点字词多见 言短意深的句子,且学生一般容易漏点翻译 这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中较多见 比较阅读之写法及内容解答 比较 根据对近几年广州市中考试题的分析,文言文的考查难度并不大,若学生在这一部分少丢分,甚至不丢分,那么后面的答题就会充满信心,就为语文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分析,文言文所考查的课文从以考察五六册为主,到06年纵跨初中三年;从以考察讲读课为主到涵盖自读课。可见,文言文考查的目标是明确的,考查的范围是初中所学的所有文言文,所以,除了知识点上抓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等专项知识点整理复习外,文篇上定要扎实复习,在文篇上找规律圈划范围的做法不可取。

备考建议:

1、贯穿全学年,狠抓默写关

2、全面复习,分类整理。教学生归纳整理出本课、本册古文知识体系,教优秀生画知识体系图。 3、有的放矢,重点强化。

一般来讲,复习或记忆重点包括下列内容: ① 考试大钢所要求的内容;

② 《考试要求》中提到和强调的内容;

③ 名篇、名段、名句的内容;④各篇各段中的难点和关键点;

④ 最近两三年内未考的内容。在复习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首先列出每章内容的重点,及时复习,反复强化,对其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如名言警句要熟读成诵。 ⑤ 我们的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反复回头检测。

⑥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教学生学习、解题的方法,如常用的翻译方法、解释文言实词的技巧等。

虽然重点复习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冲刺和应考效果,但必须以全面复习为前提。不能只盯住重点内容而不理会所谓的“非重点”内容,更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忽略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把握。

2、古诗、词、曲鉴赏 考 点 1、鉴赏其形象 2、鉴赏其语言 题型 解答 解答 特 点 (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 (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3、鉴赏其表达技巧诗歌)等 。 解答 4、评价主要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解答 解答 5、艺术特色比较 一般是具有相似性或风格相反的诗词比较 古诗词鉴赏一般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这类题目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新课标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中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试题难度不大,复习时加强有效指导和训练,应该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成效。

备考建议:

1、加强有感情的朗诵、背诵和默写,2000年《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要背诵的50首古诗词务必每首过关。注意诵读涵养,善于发挥想象和联想,进入诗词语言营造的形象和境界,把文字再现为画面。明确诗词的句子含义,一些句子甚至能准确地加以翻译。

2、理解并掌握与诗词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虚实结合、赋比兴、移情、意境、联想想象、咏物、叙事、韵律、象征、烘托渲染、典故、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3、知人论世,以察诗情。对课本上涉及的主要诗词作家,要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感情、人生际遇作品风格以及其所处时代状况和社会风情。比如,欣赏唐代杜甫的诗和南宋辛弃疾的词,作者的忧国之情、难酬之志和社会的衰颓、国运的多舛是息息相关的。

4、关键词句鉴赏。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5、鉴赏诗歌形式和风格。如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6、 鉴赏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如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7、强化答题表达训练: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题目眼要求答什么,就回答什么,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做到重点明确,形成良好的按采分点答题的意识。

(五) 现代文阅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词语辨析运用 成语的使用 俗语 对联及各类 文化常识等 选择 选择 填写 近义的动词、形容词、 副词居多 根据意思、语境填写 这方面的考察有所增加 选择、填写 基础知识中这两年被认为是新增考点的对联题,也在99年早就出现了; 备考策略: 1、立足课本,打好基础。中考题中所考字词皆来自课本,且都是日常生活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因而考生平时应以课本为基础,逐课对课前、课后词语扎实“攻关”,反复练习。 2、了解错因,针对复习。如: 汉字字音错误中以习惯性误读为多见; 汉字字形考查中以别字居多,而别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音近致误;(2)形近错误;(3)义近错误;(4)形、音皆近错误。(5)望文生义的习惯性错误。 成语的使用中以仿词、化用情况居多,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