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法教案1
《劳动法学》教案
绪言
一,《劳动法学》课程的特点
1,劳动法学是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2,劳动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目前,中国的劳动制度改革还在进行中,与此同时,国家的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也处在不断地丰富完善过程中,新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因此,在劳动法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密切注意了解和掌握各个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4,劳动法学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结构,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其在现实中的运用.学习中要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二,劳动法学的学习方法 (一)全面学习与重点掌握相结合
1,劳动法学总论部分(第一章至第五章)是劳动法学的基础理论,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问题可能会较多,考试时可能出题的内容也较多. 其中,劳动法的历史和国际劳动立法这两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前几年有所增加.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是大量的名词概念和理论问题.
2,第六章劳动合同,第七章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的内容与合同法有许
1
多交叉处,有共性,应结合专科段所学过的合同法的知识进行学习.劳动合同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案例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
3,就业保障和职业教育,工资法,工时和休假,职业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职业纪律,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等章属于内容很具体,实践性很强的内容,特点是难度和理论深度不大,但内容繁多,与具体的法律,法规结合多,学习时要求看法条,要求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4,违反劳动法责任,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和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属于程序法内容,有一些新东西,在实践中使用率很高.
(二)把阅读教材和参考其他教材,专著,论文以及学习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结合起来.(这是从理想的学习角度而言)
(三)对外国的劳动法学和国际劳动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和借鉴.(这也是从理想的学习角度而言)
(四)从通过考试的角度来看,平时必须做大量的练习,尤其是案例分析题(案例题占20分).
平时作业十分重要,大家对教材是否看懂,是否记住,是否掌握了各个重点和要点,可以通过平时作业来进行检查,使自己对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找出学习的薄弱点,予以重视,达到自查,自测,督促自己学习的目的.
通过形成性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学习调整,期末考试的通过率就比较高.
注重分析案例的训练,通过剖析案例,理解和掌握原理,并学会正确,
2
准确回答案例题.
(五)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可以利用电大在线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介绍网上资源. 三,考核说明
1,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的形式有:课堂讨论(包括案例分析讨论和思考题讨论),小论文,记分作业.
2,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每门课总成绩的20%,即20分,以上三种形式所占比例为:课堂讨论占50%(即10分,其中案例分析讨论占5分,思考题占5分),小论文占25%(5分),记分作业占25%(5分). 3,劳动法学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5%,35%,40%.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10%,20%,20%,16%,14%,20%左右.每种类型的考试题应有难,中,易的差别.(以07年7月试卷说明). 4,劳动法学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课程简介
劳动法是20世纪初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法律部门。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包括雇佣契约,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劳资纠纷的加剧,国家开始干预劳资关系,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条例》是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促使以限制工时和改善劳动条件为内容的“工厂法”的产生,即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出现。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劳动法学者开始将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进行研究,逐渐形成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劳动法学体系,已颁布劳动法典的国家已有70多个。不少国家成立了解决劳动纠纷的专门法院或法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颁布了大量劳动法规、政策、文件等。1994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此,中国劳动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新的历程。劳动法学课程是教育部法学专业十四门主干课程,全国各法学院校及各类成人法学教育已将劳动法学纳入法学教育体系中。可以说,劳动法学是一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厚的发展后劲的学科。同时,劳动法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异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资源和支持服务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突出法学专业以及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劳动法学》教案选
授课年级:2000级法学 科 目:《劳动法学》 教 材:《劳动法》关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劳动法学》李景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课 题:第三章 劳动合同 课 时:6学时
一、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应使学生系统了解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处理各类劳动合同案件的初步能力;强化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并为毕业就业作好知识和心理的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