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2015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键参数学案 鲁科版选修3
第2课时 键参数
学习目标 1.理解键长、键角和键能的概念。2.能够用键能、键长和键角等说明分子的某些性质。
键参数及其应用 1.键能
(1)定义:在101.3 kPa、298 K条件下,断开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吸收的能量。
(2)表示方式:________________。
(3)含义:键能大小可定量地表示化学键的____________,键能越大,共价键越________,含有该键的分子越________,
应用:
(1)判断键的稳定性。键能越大,键越________,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________。
(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因为化学变化的本质为________的断裂和________的形成,所以可以利用键能判断反应为放热或吸热反应,如果断开键需要的能量大于形成键放出的能量,则反应为________反应,否则为________反应。
2.键长
(1)概念:两成键原子之间的____________。
(2)含义:两原子间的键长越短,化学键________,键越________。
应用:判断键的稳定性及分子的稳定性。即键长越短,键能________,越________,含有该键的分子越________。
3.键角
(1)概念:多原子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夹角。 (2)常见物质的键角及分子构型
①CO2 键角:________,分子构型:____________。 ②H2O 键角:________,分子构型:____________。 ③NH3 键角:________,分子构型:____________。
应用:主要用来描述多原子分子的____________和判断分子的________。
1.对比以下几个反应式:
Cl+Cl―→Cl2,ΔH=-247 kJ·mol; O+O―→O2,ΔH=-493 kJ·mol; N+N―→N2,ΔH=-946 kJ·mol。
-1-1
-1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在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 B.氮、氧和氯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C.氮、氧和氯都是双原子分子 D.氮气、氧气和氯气的密度不同
2.下列单质分子中,键长最长、键能最小的是( ) A.H2 B.Cl2 C.Br2 D.I2
3.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A.两个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B.B—F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3个B—F键的键能相同 D.3个B—F键的键长相等
4.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单位kJ·mol),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键 键能 H—H 436 Br—Br 193 I—I 151 Cl—Cl 247 H—Cl 431 H—I 299 H—Br 356 -1
(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 a.Cl2>Br2>I2 b.I2>Br2>Cl2
预测1 mol 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Cl2中放热______。
练基础落实 知识点一 键参数
1.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A.CH4 B.NH3 C.H2O D.CO2
2.从键能的角度来看,下列物质中与H2化合时,最难的是( ) A.氟气 B.氮气 C.氯气 D.氧气 3.下列分子中键能最大的是( ) A.HF B.HCl C.HBr D.HI 知识点二 键参数的应用 4.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共价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3 kJ·mol,即18克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 kJ 5.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O—O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下表:
O—O键 数据 键长/(10-12-1
O2 149 2-O2 128 -O2 121 O2 112 +m) -1键能/(kJ·mol) x y z=494 w=628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性是( ) A.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C.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练方法技巧
键能与反应热的相互换算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数据(kJ·mol):P—P:198,P—O:360,O===O:497.3。
-1
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 ) A.释放1 640.1 kJ的能量 B.吸收1 640.1 kJ的能量 C.释放126.3 kJ的能量 D.吸收126.3 kJ的能量 练综合拓展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键的极性越强,分子越稳定
B.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C.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不稳定 D.若把H2S写成H3S,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9.P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3p,P与Cl形成的化合物有PCl3、PCl5,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①P原子最外层有三个不成对电子,故只能结合三个Cl原子形成PCl3 ②PCl3分子中的P—Cl键都是σ键 ③P原子最外层有三个不成对电子,但是能形成PCl5,说明传统的价键理论存在缺陷 ④PCl3分子中的P—Cl键都是π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结构
B.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C.CH4、CCl4中键长相等,键角不同
2
3
D.中的键能是C—C中的键能的两倍
11.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Li3N晶体中氮以N存在,N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N≡N叁键的键能为942 kJ·mol,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计算说明N2中的________键比________键稳定(填“σ”或“π”)。
12.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 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②E元素的电离能数据见下表(kJ·mol):
-1-1
-1
3-
3-
I1 496 ③B与F同主族。
I2 4 562 I3 6 912 I4 9 540 ? ? ④A、E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 ⑤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
(1)写出只含有A、B、D、E四种元素的两种无水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2A2分子中存在_________个σ键,_________个π键。
第2课时 键参数
双基落实 一、
1.(1)1 mol AB(g) 气态A原子 气态B原子 (2)EA-B (3)强弱程度 牢固 稳定 应用:(1)稳定 越低 (2)旧键 新键 吸热 放热
2.(1)核间距离 (2)越强 牢固 越大 稳定 稳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