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杨龙腾 - 图文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其中22、25题各2分,21、23、26、28、29、30题各4分,24、31题各3分,27题5分)
21.(1)根据图11所示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 极。(选填“N”或“S”)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12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图11 图12 图13
22.图13所示为中国科技馆的“华夏之光”展厅的展品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钟锤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演奏美妙的乐曲。针对这一展品,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23.根据图14情景回答问题。图A: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在试管口的橡皮塞会冲出去,与汽油机四个冲程中 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图B:太阳光通过棱镜形成彩色光带,可以说明白光是由各种 组成;图C:磁铁的吸引力使小球做曲线运动,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 物体的运动状态;图D:人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人对箱子不做功,这是因为箱子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
A B C
A
B
C
图14
D
24.小东在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持续给冰和石蜡加热,每隔1 min分别记录冰和石蜡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冰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0 -6 1 -4 2 -2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0 1 11 2 12 3 48 25 27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1)在冰和石蜡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选填“冰”或“石蜡”) (2)在4~8 min时,冰 热量,温度不变;(选填“吸收”或“不吸收”) (3)在0~2 min时,冰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
25.小东利用图15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透明薄玻璃板。小东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A′。
薄透明玻璃板E
蜡烛B
蜡烛A 支架 白纸C 图15
(1)实验中,小东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A′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调整后,在他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的过程中,蜡烛A的像A′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6.小华用符合实验条件的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及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
图16
(1)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添加一根导线完成图16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该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端。(选填“C”或“D”) (3)小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16乙所示。由此可知,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 A,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W。 27.小东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水 食用油 质量/g 60 60 初始温度/℃ 20 20 加热时间/min 6 6 最后温度/℃ 45 70 (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 。
6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 。(选填“水”或“食用油”)28.小华同学想用家里的体重计测量哑铃片的密度。他分别进行了如图17甲、乙、丙所示的三次测量,对应的体重计示数分别为m1、m2、m3。若体重计单位为千克,水的密度用ρ表示,则丙图中哑铃片所受浮力表达式F浮= ;该哑铃片的密度表达式ρ1= 。(结果用m1、m2、m3、ρ、g表示)
图17
29.小京依据图18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约为20 Ω)的阻值时,找到如下实验器材:稳压学生电源(电源电压约6 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0~0.6 A”,“0~3 A”)、电阻箱R1(0~999.9 Ω)各1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实验过程中,为了实验数据尽可能精确,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选填“0~0.6 A”或“0~3 A”)。
图18
(2)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S1、S2,将电阻箱调节到最大阻值,按图18连接实验电路; ②闭合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
③保持开关 闭合,断开开关 ,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示数为I,此时
电阻箱的示数为R; ④待测电阻Rx= 。
7
30.小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使用的器材有: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质量为50 g的钩码若干。 (1)请你帮助小华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重力G,记录在表格中; ②依据图19组装实验器材;
③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④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钩码,仿照③进行实验,将木块和钩码总重力G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记入表格中;
⑤仿照步骤④再做4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图19 ⑥依据F压=G计算出各次实验中木板所受到的压力F压,根据 ,计算出各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将F压和f记录在表格中。
(2)下表是小华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压的关系图像。
(3)小华在某次数据处理时,将滑动摩擦力f作为纵坐标,钩码的总重力G钩作为横坐标,画出了f—G钩图像。该图像与图20所示 图像最接近。
F压/N f/N 1.5 0.8 2.0 1.2 2.5 1.4 3.0 1.8 3.5 2.2 4.0 2.4
图20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