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1)
7.阅读并回答问题。 干摩擦与湿摩擦
小腾和小琦在码头上看到一艘拖轮拖着驳船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拖轮虽然用力拉着驳船,驳船好像不愿意走,是谁在阻挡着驳船前进呢?船体和水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摩擦力呢?老师告诉他们船体和水之间也有摩擦,它属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摩擦,人们管这种摩擦叫湿摩擦;而固体和固体之间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小腾又问:对同一个物体湿摩擦力大还是干摩擦力大呢?老师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回到学校后,小腾和小琦找来一木块,把它放进了盛水的盆里,小腾一口气就把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吹跑了;再把这个木块放到桌面上,怎么吹也吹不动木块,就是在木块下垫上几支铅笔,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也很难吹走木块。实验至此,小腾的疑问已经解开了。请你完成如下问题。
(1)根据小腾和小琦的探究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为什么穿着冰鞋就可以在冰面上很轻松地溜冰了? (3)小腾和小琦在探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1. C 【解析】瓶子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0,所以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瓶子所受摩擦力等于酒瓶的重力,所以当手握酒瓶的力增大时,摩擦力不变;故A、B、D不正确,C正确。
2. AD 【解析】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故A选项说法正确;身体向后倾,同时弯腿,是降低了重心,不是提高了重心,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故D选项说法正确。
3. B 【解析】前轮是从动轮,一般采用直线纹防止拐弯时侧滑;后轮主动轮花纹深且多,就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获得强劲动力。
4. D 【解析】由于此时木块A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A错误;此时长木板也处于平衡状态,即此时长木板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此时长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也是F,故B错误;若长木板以2υ的速度运动时,此时长木板仍处于平衡状态,故此时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拉力F,故C错误;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此时木块A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此时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D正确。 5. A 【解析】(1)先把四块砖看作一个整体:四块砖的总重力是4mg,两边的压力F相同,两边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根据平衡力知识,向下的重力4mg与两边的摩擦力之和相等;故两边的砖块1和4各受到2mg的摩擦力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上;(2)对于第一块砖(1号):受到木板A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2mg;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大小为mg;根据平衡力知识,它(1号)还受到2号砖对它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mg;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号砖对2号砖的摩擦力大小为mg方向向上;(3)对于第二块砖(2号):已经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向下的重力mg、1号砖对它(2号)的向上的摩擦力mg,这两个力正好是一对平衡力;故2号砖不再受其他力,即2号砖和3号砖之间没有力的作用;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也就为0。
6. 匀速直线运动 两 不必保持长木板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必须保持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共受两对平衡力的作用;当拉动长木板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不变,长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不必保持长木板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7. (1)同一物体干摩擦力大于湿摩擦力 (2)因为冰鞋和冰面之间产生的是湿摩擦,故能轻松溜冰 (3)比较法、控制变量法等 【解析】(1)题目中明确给出小腾在做实验的时候: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一吹就吹走了而放到桌面上怎么吹也吹不动,说明在水面上受到的湿摩擦力小而在桌面上受到的干摩擦力大;(2)冰鞋在冰面上运动的时候由于摩擦生热会使与冰鞋接触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所以冰鞋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湿摩擦力,而同等情况下湿摩擦力比干摩擦力要小很多,所以穿着冰鞋可以在冰面上很轻松地溜冰;(3)小腾和小琦在探究的时候使用了同一个木块,保持了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同时又改变了接触表面,所以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对木块在桌面和在水面进行了比较,所以也应用了比较的方法。 第八章章末自测
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2.如图所示,船在海上匀速航行,小明同学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跳起,则小明下落时( )
A.可能从船后落水B.落在起跳点后 C.落在起跳点前D.仍落在起跳点
3.如图所示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倒翁”在位置3时,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只有在位置2,“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才是竖直向下 C.“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
D.“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系在细线上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运动的最低点是a点,最高点是b点,则在突然剪断细线后,小球在落地前的运动轨迹是( )
A.若在a点剪断细线,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在b点剪断细线后,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
B.若在a点剪断细线,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在b点剪断细线后,轨迹是曲线
C.若在a点剪断细线,轨迹是曲线;在b点剪断细线后,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
D.若在a点剪断细线,轨迹是曲线;在b点剪断细线后,轨迹是曲线
5.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线系住两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b。若在a球上加水平向左的外力F,在b球上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则平衡后的状态为( )
趣味链接
独特的藏式拔河比赛
每逢藏历的节假日,在众多节庆活动中,藏式拔河尤为引人瞩目。即使在平日农牧闲暇时,在牧场上、在田间地头,人们相互把两条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和比赛。这种集比赛、娱乐于一体的体育活动简单易行,深受藏族群众喜爱。
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生活习俗,藏式拔河也不同于内地的拔河比赛。藏族拔河的形式可以大致分为:“大象”拔河、颈力比赛、腰力比赛和手力比赛等形式,其中以“大象”拔河最为独特。
大象拔河,藏语叫“押加”或“浪波聂孜”,意为大象颈部技能。在西藏这一项目最为普及,故称之为藏式拔河。此项目现已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表演项目。比赛前,选一块平地,先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中间再划一条中界,准备一条约4米的绳子并在两端打结。比赛在两人间进行,双方各自把绳子套在脖子上,两人背对,将赛绳经过腹胸部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把赛绳拉直,绳子中间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于中界。比赛开始后,两人用力互拉前爬(动作似大象,藏族又崇尚大象吉祥和力大无比,故名大象拔河),用腿腰肩颈的力量奋力向前拖动布带,以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者为胜。
拓展延伸
6.小欣在学习了力的知识后,为了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奥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一次比赛小欣和小丽都站在水平地面上,两人相持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第二次比赛小丽站在滑板车上,小欣站在地面上,小欣轻而易举地把小丽拉了过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小欣分析下列问题:
(1)第二次小欣拉绳子的力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小丽拉绳子的力。
(2)为什么第二次小欣拉绳子的力比第一次变小了反而还赢了比赛? 。
(3)拔河比赛取胜的“奥秘”是什么? 。 (4)为了在校运动会上获得拔河比赛的冠军,请你为班级的拔河队提出至少两种合理化的建议,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当摩擦力越大时,力的效果越明显,刷毛发生的形变(即刷毛的弯曲程度)也越明显,A不符合题意;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较软的刷毛向左弯曲,说明了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不符合题意;研究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牙刷一定是受力物体,而且是和接触面接触的部分,所以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C符合题意;牙刷匀速直线运动,牙刷受到了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由题意可知,原来小明随轮船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明竖直向上跳起后,由于小明具有惯性,他在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所以等他落到甲板上后,他和轮船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相同的距离,仍落在起跳点上。
3.C 【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于不倒翁在水平面上,因此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从图3中可以看出,重力和支持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重力和支持力在位置3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因此“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故C正确;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故D选项错误。 4. C 【解析】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方向为水平方向;因此若在a点剪断细线,小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又因为重力的作用,小球也要向下运动,因此轨迹是曲线;小球在b点是,速度为零,若在b点剪断细线后,由于重力作用,小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运动,因此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 5. A 【解析】(1)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b球受三个力作用(如图1):水平向右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悬线的拉力T1;拉力T1与重力和F的合力相平衡;(2)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a球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图2):水平向左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重力、上面悬线的拉力T2、下面悬线拉力T1;把T1沿着竖直和垂直方向分解如图3,可见a球所受到的水平力和竖直力是平衡的,所以a球的位置就没有变化,因此上面的悬线是竖直的。
6. (1)等于
(2)小丽站在滑板车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设法增加人的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
(4)例如:运动员必须穿鞋底比较粗糙的鞋,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必须选质量大的同学,通过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滑动摩擦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