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俗
年节风俗
1. 传统节日
? ? ? ? ? ?
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中国人民最传统的大节日---春节
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清明节 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
端午节[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中国传统的节日---腊八节
……
2. 春节的风俗 ? 春节舞龙 ? 踩高跷 ? 荡秋千 ? 放爆竹 ? 压岁钱
……
3.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中国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其实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4. 清明节
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要数“清明节”了,时间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它流行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从节气(中国农历的一种区分一年四季的方法)来讲,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由于二十四节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在气温、降水、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劳动人民利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如中国北方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所以,中国现代的“植树节”就定在3月12日。
不过,清明作为节日,与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节日则包含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特定的纪念意义。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主要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
清明这一节气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才形成节日。自西周(公元前1000左右)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
5.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源于唐代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故事: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玄宗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问题探究:
1. 中国传统节日有许多风俗,如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节登高、春节
吃水饺等等,这些风俗在历代文人能笔下曾被反复歌咏,你读过哪些有关的名句名篇?感受如何? 答:春节,【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
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
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
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读了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浓烈的气氛,热情的风俗习惯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 西方有不少节日,比如愚人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你对他们有兴趣
吗?说说这些节日的传说和来源,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篇介绍性的短文。 答:情人节的来源于传说。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Valentine's 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男女在这一天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大概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关于情人节来历的诠释吧。和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Valentine's Day
黎明的寂静被一阵嘈杂声打破,两个士兵推搡着一位相貌堂堂的青年男子走向监狱的铁门。男子紧锁着眉头,一双眼睛放射着掩饰不住的智慧和虔诚,整洁的衣着和他囚犯的身份显得极不相称。士兵们将他押到监狱长的屋内接受审讯。监狱长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他的身旁坐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姑娘身材修长,面色红润,穿了一件洁白的长裙,周身散发着青春的魅力,美中不足的是眼睛好似大理石刻成,灰暗无光,很显然,她是一个盲人。 “姓名?”监狱长开始了审问。他平静的说出自己的名字。
“你认罪吗?”“不,我没有罪。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弥漫在审讯室里,久久的回荡着。姑娘被这声音吸引了,突然问到:“先生,你喜欢花吗?”这句奇怪的审讯词让他愣了一下,继而,他换了一种温柔的语调回答着:“是的,我喜欢花,小姐。我热爱自然,热爱人。”
监狱长有些不耐烦了,吩咐士兵把他带进监牢。他平静的走了出去,临走前,他向女孩鞠了一躬:“谢谢你的提问,小姐。”后来,他得知,姑娘是监狱长的爱女,从小就双目失明,监狱长将她视若掌上明珠,对她疼爱有加。
当天饭后,两个人就开始一起散步,聊天,他们一起谈论外面的世界,谈生活,谈爱情…… 渐渐地,两个人的心里都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情愫。
直到监狱长知道了此事,他大发雷霆,指责他勾引他的女儿。他立即向监狱长坦白了自己对女孩的感情,他的虔诚打动了老人,只好同意让他们继续交往。
他和女孩的感情越来越深,爱情的力量几乎使他忘记了自己身在狱中。
这一天终于来了,他被押出了牢房走向刑场,行刑官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奇迹出现了,姑娘的眼睛复明了,正跌跌撞撞的向刑场跑来,一路呼喊着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湿润了。
姑娘冲到他身旁,望着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的情人,眼泪扑簌簌地滚落着。他们紧紧的拥抱着,谁也不愿意松开。他们都知道,一旦松开将会失去什么,他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个令人心醉的时刻。
然而时间无法停下它脚步,他还是失去了生命。不久后,姑娘也抑郁而死。
这个青年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修士——瓦伦丁,他是因为违反了当时一条十分荒诞的法律,在教堂为一对新人主持了婚礼而遭遇不幸的,他逝去的那一天就是公元前3世纪的一个2月14日。后来,教会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瓦伦丁节”,也就是“情人节”。
据说,在后来的一个2月14里,法国皇族一个盛大的宴会上第一次出现了赠送玫瑰和心形糖果的例子。情人节从此成形,成为“爱的纪念日”,同时法国也成了令情侣们向往的“浪漫之都”。每到这天,小伙子们就要将象征爱情的玫瑰花献给心仪的姑娘,而姑娘们就会准备好心形的糖果送给她们的心上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