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最新试卷
学生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 预设1:(540-480)÷480=12.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能借助线段图说一说吗?
预设: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多百分之几”也就是求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是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先求今年比去年多多少人,再求多的占去年人数的百分之几。
让学生对照线段图分析思路,达成共识:求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是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要先求出多的人数,再求多的人数占去年人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预设2: 540÷480-1
师:这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先求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求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追问:为什么最后一步要减去“1”呢?
教师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明确540÷480求的是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所以要用除法计算。求出今年是去年人数的百分之几,再减去“1”,就求出了今年比去年多了百分之几。
(4)比较总结—沟通方法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第一种方法先求多的人数,再求多的人数占去年的百分之
最新试卷
几;第二种方法先求今年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求比去年多出的百分之几。
追问:思考的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那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组织学生讨论,达成共识:都是求“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都是把“去年自驾游的人数”看作单位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通过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学习算法,在此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计算方法,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沟通两种算法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计算方法。
(二)解决绿点问题: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的人数少百分之几?
1.猜想结果,引发思考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绿点问题,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增加12.5%,猜想一下,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的人数是不是也少12.5%呢?为什么?
预设1:结果不可能是少12.5%。。 预设2:结果也是少12.5%。 对于两种回答,都让学生说说理由。 2.独立计算,巩固方法 (1)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师:先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想清楚,先算什么,
最新试卷
再算什么。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2)班内交流—巩固方法 预设1:(540-480)÷540≈11.1%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求“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的人数少百分之几”,也就是去年比今年少的人数是今年的百分之几。所以先求少多少人,再除以今年的人数540。
预设2:1-480÷540≈11.1% 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预设:先求去年人数是今年人数的百分之几,再求比去年少了百分之几?
3.对比反思—沟通联系 (1)独立思考
师:看来,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今年比去年人数多百分之几?”并不等于“去年比今年人数少百分之几?”,想一想,为什么?
(2)组内交流
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增加12.5%,为什么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的人数不是也少12.5%
最新试卷
呢?
预设:第一题是以去年的自驾游人数做单位“1”,所以要除以480,而第二题是以今年的自驾游人数做单位“1”,要除以540,所以结果不同。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方法与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找准单位“1”,弄清楚要求的问题是“谁占谁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计算结果引发学生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巩固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对比,进一步体会题目的特点,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
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想法,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2.变式练习
(1)五年级一班图书角原来有240本图书,这学期又购进60本,增加了百分之几?(2)一种汽车去年售价20万元,今年比去年降价4万。今年比去年降价百分之几?
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理解要求的问题是指“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3.拓展练习
小军在放假前体重为50千克,开学时体重增加了5%,经过一段
最新试卷
时间的锻炼,体重又降低了5%,小军现在与放假前的体重相比是否相同呢?你能通过计算说明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知识,同时突破学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反思,提升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通过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谈收获。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领学生全面回顾整理,既关注了知识、方法,又关注了学习感受,有助于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让学生在回顾中,进行知识梳理,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