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油库施工设计方案
匀分布,并应沿同一方向分段退焊;拱顶内肋板不得与包边角钢或罐壁焊接。
● 焊接工艺严格按焊接工艺评定执行。 1.11 储罐无损检测施工技术措施
在本工程中,无损检测将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或业主要求的检测方法、检测比例、验收标准及合格级别进行施工,保证检测质量和检测进度。 1.11.1 检测人员
从事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劳动监察部门颁发的相应检测资格证书,并只能从事与其检测资格相一致的工作,保证持证上岗率100%。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现场施工程序和公司《无损检测管理标准》、《无损检测技术质量工作管理条例》进行检测施工,保证检测质量和检测进度。 1.11.2 无损检测程序 见下表。 接受检测指令 返工 检测报告 无损检测工艺 无损检测准备 现场检测操作 业 主 检测结果处理 材料设备准备 检测结果评定 不合格 审 核 业 主
1.11.3 无损检测方案 1)射线检测
● 检测技术及方法: ·检测方法:X射线检测; ·透照方式:单壁单影法
·照相等级:AB级·胶片类型:天津Ⅲ型·胶片规格:360×80、240×80 ·胶片处理:手工处理·曝光量:尽量采用低能量射线,其曝光量不少于15mA·min。 ● 检测编号
每张底片均有完整的编号系统,包括工程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定位标记、返工标记、扩探标记、检测日期等。在射线底片上字号摆放整齐并距焊缝影像至少5mm。 ● 检测操作
·射线机开机前应认真检查连接电源是否破损,接头是否良好,接地状态是否良好。 ·检查供电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χ射线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训练完成后,方能进行操作。
·射线透照现场存在散乱射线、影响底片灵敏度,因此,在每张底片透照时,必须采用薄铅板做背部散射屏蔽。
·采用磁力贴片夹或磁铁,应具有足够磁力保证胶片与焊缝紧贴。
● 暗室处理
·按胶片厂家要求,配制冲洗药液并定期更换新的药液。 ·冲洗温度:20?2℃。
·冲洗时间:显影5~8分钟,停影0.5分钟,定影10~15分钟,流动水洗不少于30分钟。
·底片可采用机械烘干或自然干燥,底片夹持部位应避开评片区域。 ● 底片评定及质量要求
·影像识别要求:底片上象质计位置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齐全,且不掩盖被检部位焊缝影像。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缺陷或妨碍底片评定的伪缺陷。
·干燥后的底片应按顺序整理,被存放底片之间应有软纸相隔。 ·所有的射线底片都不得有水迹、污染、划痕等影响评定的伪缺陷。 ·底片黑度、灵敏度符合要求。 ·严格按标准进行评定。 ·做好底片评定记录。
● 返工及扩探:及时下达返工通知单,在被检部位准确标定缺陷位置,对返工部位进行复验时,底片应有返工标识,并按照标准执行扩探要求。 2)磁粉检测 ● 材料及设备
·设备类型:交流磁轭式磁粉探伤机。 ·磁粉类别:黑磁粉 ·磁化方法:湿式连续法 ·磁化时间:1~3S ·灵敏度试片:A2—30/100 ·磁悬液浓度:15~20g/L ● 检测准备 ·磁悬液的配制
将磁膏挤在刻度板上;
按比例倒入盛有洁净水的塑料桶内;
充分搅拌
使其混合均匀使其悬浮状载液。
·灵敏度的确认:把A2-30/100型试片(刻槽面向下)紧贴在罐壁母材上,然将磁轭两脚平贴焊缝或母材进行磁轭化。通电磁化持续时间为0.5~2秒。试片上能清楚的显示直线型磁粉痕迹。根据能使试片清晰显示时的磁轭与试片之最大间距,确定磁轭每次移动距离。 ● 焊缝探测
·将磁轭放置于焊缝中心线边侧且平行焊缝和将磁轭横跨且垂直焊缝,交替磁化。 ·每次移动磁轭应保持有效磁场重叠30%左右。
·通电磁化后观察焊缝二侧磁痕显示情况,观察范围为焊缝表面二侧20mm区域。 ·记录:应包括检查日期、检测人姓名、焊道编号;有缺陷时记录其长度、形状、位置。
1.11.4 检测资料
无损检测资料与检测施工同步完成,积极做好检测资料的整理、交工和归档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