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联接
解题要点:
1.确定图a连接螺栓直径d (1)计算螺栓连接所需预紧力F′
将毂上K点视为铰链,轴对毂的正压力为FN,由正压力FN产生的摩擦力为fFN。 取毂上一部分为分离体,对K点取矩,则有
F???l?d??d?2?
???FN2
所以
F??Fd?N2l?d?
(注意:此时作用于分离体上的力中没有外载荷FQ) 而根据轴与毂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则有
2fFd?N2?KsFQL
所以 F??KsFQLfd?
从而有 F??KsFQLdsFQLfd??2l?d?Kf(2l?d?)
将已知数值代入上式,可得
F??KsFQL1.2?2000?200f(2l?d?)?0.15?(2?50?60)=20 000 N
(2)确定连接螺栓的直径d
该连接螺栓仅受预紧力F′作用,故其螺纹小径为
d1?4?1.3F??????4?1.3?2000??100?18.195 mm
查GB196-81,取M24(d1=20.752mm>18.195mm)。 2.确定图b连接螺栓直径d (1)计算螺栓连接所需预紧力F′ 取左半毂为分离体, 显然, F′=FN/2。
而根据轴与毂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则有
2fFNd?2?KsFQL
所以
FN?KsFQLfd?KsFQLfd?
从而有 F??
将有关数值代入上式,可得
F??KsFQLfd?=
1.2?2000?2002?0.15?60?26666.7 N
(2)确定连接螺栓的直径d
该连接螺栓仅受预紧力F′的作用,故其螺纹小径为
d1?4?1.3F??????4?1.3?26666.7??100?21.009 mm
查GB196-81,取M30(d1=26.211mm>21.009mm)。
说明:这里查取的连接螺栓直径d是按第一系列确定的;若按第二系列,则连接螺栓的直径d为M27(d1=23.752mm)。
6. 图示弓形夹钳用Tr28×5螺杆夹紧工作,已知压力F=40 000N,螺杆末端直径d0=20mm,螺纹副和螺杆末端与工件间摩擦系数(1)试分析该螺纹副是否能自锁;(2)试计算拧紧力
解题要点:
(1)GB 5796.1-86查得Tr28×5梯形螺纹的参数大径d=28mm;中径d2=25.5mm;螺距p=5mm。螺纹为单线,即线数n=1,所以螺旋升角
如下: 又知该f=0.15。矩T。
??arctannp?d2?arctan1?5??25.5f?3.2571??3?34?16??而当量摩擦角
?v?arctanfv?arctancos?
已知f= 0.15, β=a/2=15°,所以得
?v?arctan0.15cos15??8.827??8?49?37??
显然???v,故该螺纹副能自锁。
(2)因为控紧螺杆既要克服螺纹副间的摩擦力矩T1,又要克服螺杆末端与工件间的摩擦
T2,故拧紧力矩T= T1+ T2
d2225.52N?mm?112112N?mmT1?Ttan(???v)
?40000?tan(3.571??8.827?)?螺杆末端与工件间的摩擦相当于止推轴颈的摩擦,其摩擦力矩
T2?13fFd0?13?0.15?40000?20N·mm=4000N·mm
故得 T= T1+ T2=(112 112+40000)N·mm=152 112 N·mm
7. 图示为一螺旋拉紧装置,旋转中间零件,可使两端螺杆A和B向中央移近,从而将被拉零件拉紧。已知:螺杆A和B的螺纹为M16(d1=13.385mm),单线;其材料的许用拉伸应力???=80MPa;螺纹副间摩擦系数f=0.15。试计算允许施加于中间零件上的最大转矩Tmax,并计算旋紧时螺旋的效率η。
解题分析:由题给条件可知;旋转中间零件,可使两端螺杆受到拉伸;施加于中间零件上的转矩T愈大,两端螺杆受到的轴向拉力F愈大;而螺杆尺寸一定,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Tmax则受到强度条件的限制,因此,对该题求解时首先应按强度条件式
?e?1.3F?/421≤???,计算出Tmax;然后
由Tmax计算螺纹副间的摩擦力矩T1max;最后求出允许旋转中间零件的最大转矩Tmax。
解题要点:
(1)计算螺杆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Tmax 由
?e?1.3F?/421≤???
得
F≤
?d124?1.3???
2由
Tmax=
?d14?1.3???=
?d?13.8354?1.32?80?9 251 N
(2)计算螺纹副间的摩擦力矩Tmax 由GB196-81查得M16螺纹的参数如下:
大径d=16mm; 中径d2=14.701mm; 螺距p=2mm; 单线,即线数n=1。所以螺旋升角
??arctannp?arctan1?2?2.480??2?28?47??
?d2??14.701而当量摩擦角
?v?arctanfv?arctanfcos?
已知 f=0.15, β=α/2=30, 所以得
0.15cos30??9.826??9?49?35??
所以 ?v?arctan螺纹副间的最大摩擦力矩 T1max=Tmaxtan(???v)d22
14.7012?9251?tan(2.480??9.826?)? N·mm
=14 834 N·mm
(3)计算允许施加于中间零件上的最大转矩Tmax
因为施加地中间零件上的转矩要克服螺杆A和B的两种螺纹副间摩擦力矩,故有 Tmax=2 T1max= 2×14 834=29 668 N·mm (4)计算旋紧时螺旋的效率?
因为旋紧中间零件转一周,做输入功为Tmax2?,而此时螺杆A和B各移动1个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