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营干熄焦开工方案10.11 - 图文

北营干熄焦开工方案10.11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01:57

9、补偿器及水封盖热态测量。

二、温风干燥阶段主要控制温度指标

干熄炉入口温度T2:循环气体入干熄炉温度,是实现温风干燥烘炉目标温度的途径。 预存室温温度T2极限升温速度为20℃/h,预存室温度T5升温速度每天15-25℃),直至预存室温度(T5)达到130℃,并保持一段时间。

要保证温风干燥阶段预存室温度(T5),必须保证低压蒸汽干熄焦区域的边界压力在10kgf/cm2以上,以便于调节送入锅炉汽包低压蒸气量,使汽包压力达到6-8 kgf/cm2,从而确保干熄炉入口处温风温度(T2控制在160℃~170℃范围内。

三、温风干燥

1、低压蒸汽暖管。

2、汽包液位控制在0~-100mm。

3、启动锅炉强制循环泵(流量设定为300t/h)。 4、锅炉加药用药品准备齐全(N2H4、Na3PO4) 5、确认锅炉系统各阀门处于正常的开闭状态。 6、启动循环风机(最小风量运行,设定最低转速)

7、缓慢打开低压蒸汽阀门,开始吹入低压蒸汽进行升温作业(根据升温要求,阀门应逐渐开大)。 8、温风~9.5 电导率 500μs/cm SiO2<20ppm 8.5预存室压力0~50Pa

8.6导入空气量根据升温的情况逐步增减。 8.7循环风量根据升温的情况逐步调整。 9、在升温作业中主要的调节手段: 9.1低压蒸汽吹入量; 9.2导入空气量; 9.3循环气体量;

9.4装入炉盖的开度; 9.5系统压力的调整。 10、升温操作方法:

10.1 T5温度上升过快时,可采用减少低压蒸汽吹入量,增加循环风量,增加导入空气量,炉盖开度增加。

10.2 T5温度上升缓漫时,可采用增加低压蒸汽吹入量、减少导入空气量。 10.3 锅炉炉水温度上升而循环气体温度不上升时可采取关小导入空气量。

10.4 T5温度及循环气体温度上升过快时,可采取增加放出空气量,增加导入空气量。

10.5 T2温度、T5温度温差变大时,若循环气体温度大于T5温度,则增加循环风量,当预存室压力(P1)低时可调整放出气体量。

10.6 当预存室压力(P1)低于基准(0~50Pa)时,可增加循环风量,若作用不大,可关小炉顶放散阀或降低炉盖开度。

备注:风量的增加应遵循的原则是:每次风量调整幅度在2000—3000m3/h,风量调整间隔应在30分钟以上。

11、疏水阀调整结束后,锅炉开始升压。

备注:锅炉升温、升压要按升温升压曲线进行,温风干燥期间严禁给锅炉及热管换热器进水,各安全阀三通旋塞堵头确认拆除。

12、在温风干燥期间应对各放水点进行排水作业:1DC排出部、2DC排出部、锅炉出口部、循环风机底部、干熄炉各放水点、排出装置各放水点等。

13、温风干燥时测定项目(见表7) 表7 项目 方法 内容 设备 测定点 测定频度 测定者 管理资料 第 17 页 共 48 页

温度 干熄炉 干熄炉 压力 流量 锅炉 循环气体量 循环水量 炉水水质 分析

T5 T4 T3 T2 P1 汽包压力 吹入蒸汽压力 F1 F2 PH 电导率 SiO2 PO4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60分钟 1次/天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三班操作工 分析室 升温曲线

第二节 焦炉煤气烘炉阶段

当T5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即可温风干燥作业结束,可进行煤气烘炉作业。 一、温风干燥结束后及煤气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1、温风干燥结束后的工作

1.1为防止干熄炉各部位温度降低及保持汽包压力,低压蒸汽继续吹入。 1.2锅散阀上的临时盖板,关闭紧急气体放散,水封槽充水。 1.6一次除尘器冷却套管进水。 1.7循环风机最小风量运行。

2、各阀门调整到煤气烘炉开始状态(见表8) 表8 序号 阀门名称 状态 1 紧急气体放散阀 关 2 干熄炉入口挡板 中央进风全关,周边进风开度5-10% 3 炉顶放散阀 关小 4 空气导入阀 关 5 PI压力调节阀 20-50%开度 6 PI压力调节旁通阀 关 7 循环气体出口回流阀 关 8 炉顶集尘管 关 9 1DC、2DC格式阀 停止运转 10 干熄炉冷却室各放水点 开 11 循环气体系统放水阀 常开 12 煤气燃烧器一、二次进风口 关 13 排出检修闸板 关 第 18 页 共 48 页

3、锅炉系统准备

3.1除氧器给水泵、锅炉给水泵、强制循环泵随时处于可启动状态,并启动相关电气联锁。 3.2除盐水箱水位正常。 3.3热管换热器进水。 3.4除氧器投入正常运行。

3.5当锅炉采用连续给水时,加药装置、取样装置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3.6锅炉H疏水阀微开,确保蒸汽流通。 4、燃烧器点火准备 4.1计器、仪表准备 4.1.1含氧量分析仪; 4.1.2点火棒;

4.1.3燃烧空气导入调节装置。

4.2煤气管道N2置换合格后通入煤气。 4.3煤气点火前可安装电容式料位计。(视情况而定) 二、焦炉煤气烘炉阶段(130-800℃:8~16天),主要工作内容 1、提前作好煤气烘炉的水质准备。

2、按煤压过程中的炉水、排污、液位蒸汽放散管理。

7、补偿器及水封盖热态测量(方法同温风干燥,在煤气烘炉部分不作叙述)。 8、干熄炉、锅炉、一次除尘器表面温度测量。 9、燃烧器熄火,取出燃烧器并堵好烘炉孔。 三、煤气烘炉

1、循环风机保持最小风量。 2、预存室压力设定在0~50pa。

3、燃烧器点火。煤气燃烧器点火时人员配备:

现场指挥监护: 1人 点火: 1-2人 阀门操作: 1-2人 中控室: 2人

点火成功 煤气流量调整 煤气干燥开始 点燃燃烧器

点火失败 关闭煤气阀门 风机后放散阀开度100%,PI压力+50Pa循环

风机抽引5~10分钟后恢复到原来风量。

备注:当点火失败时切勿立即再点火,循环风机在大风量抽引5~10分钟再点火。 4、煤气烘炉升温标准:

T5: 按要求执行,最高800℃。 T3: 最高不超过350℃。 5、为防止铺:400℃以下 6、煤气燃烧器的调整

6.1 火焰偏红——增加导入空气量,火焰偏长时以增加一次风为主。 6.2 火焰偏亮——减少导入空气量(以一次风为主)或适当增加煤气量。

6.3 火焰脉动——适当增加循环风量(幅度2000~3000N·m3/次,增加风量时须有专人在现场监视燃烧器的燃烧情况,防止熄火。)

6.4 T3、T4温度上升过快——适量增加循环风量,采用拉长火焰加热以减少辐射热。(在烘炉后期可调整风机出口挡板的开度。)

备注:煤气烘炉时可能发生突然熄火的情况,此时一定不能立即点火,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循环风机要大风量运行,加大炉顶放散量,30分钟后在常用放散口取样,做含氧量分析(O2≥18%)合格后方可再点火。

7、当汽包压力与低压蒸汽压力相同时可关闭低压蒸汽。

8、当锅炉入口温度达到500℃时,锅炉给水、锅炉压力放散调节阀可投入自动控制状态。

第 19 页 共 48 页

9、减温器入口蒸汽温度达到350℃时,减温水要投用。 10、当T5达到800℃,锅炉汽包压力维持在3.0MPa。 11、给水基准及炉水基准(见表9) 表9 PH 硬度 油脂 溶解氧 Fe-2 Cu- 二氧化硅 悬浮物 电导率 PO4-3 给水基准 8.8~9.3 0.002mmol/L 1mg/L ∠15μg/L ∠50μg/L ∠10μg/L ∠20mg/L 2mg/L ∠0.5μs/cm 炉水基准 9.5~10.5 <10ppm 500μs/cm 5~15ppm 四、煤气烘炉过程中的调整工作

1、煤气点火燃烧正常后,安装一次除尘器和二次除尘器电容式料位计。

2、预存室温度(T5)达到350℃后,拆除玻璃管温度计,将温风干燥前拆下排水法兰盖、电动格式卸灰阀重新安装上。

3、根据烘炉温度的变化调整,调整一次除尘器冷却套管的冷却水量。 五、煤气烘炉期间循环风机突然停机的处理

风机停车后,要迅速关闭主燃烧器煤气阀门,同时派人打开一次除尘器紧急放散阀(高温碟阀),将干熄炉、一次除尘器、锅炉中气体放散掉;其次是充氮气清扫:往主燃烧器阀后煤气管道内充入氮气灭火,在风机入口、出口管、空气导入管、回流气体管充氮气吹扫,直至炉内CO残余量小于1%。若是在烘炉到较高温度(T5超过600℃)时发生的突然停车,在灭火和充氮后还要按干熄炉降温的特殊操作规程适当地进行除温。

循环风机停车后,锅炉强制循环泵要继续运行;主蒸汽放散阀开度要逐渐关小,直到完全关闭转为用微开疏水阀放散;关小连续排污阀门;锅炉给水泵根据锅炉液位决定开、停,若停泵时间较长时,要定期对省煤器、水冷壁联箱泄水。

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分析导致循环风机突然停车的原因,全面整改完毕后,才能恢复烘炉。 六、煤气烘炉期间突然停电的处理

煤气烘水,各处的氮气吹扫短时间内不能停止,以降低锅炉的热负荷。

大面积停电后,对锅炉而言,首先要确保锅炉汽包水位,要迅速关闭连续排污阀,微开一、二次过热器疏水阀。

现场应急设备处理完毕后,要对各设备安全保护的联锁进行确认,恢复送电后,要启动锅炉给水泵送水,并对联箱进行排水,使其温度均匀。

七、干熄炉、锅炉、一次除尘器表面温度测量

测量干熄炉、锅炉、一次除沙土器表面温度的目的是检验筑炉和保温施工质量。测量工具为红外线测温仪,要求在T5达到600℃后开始测量。在装红焦后和达到满负荷生产时,也要对干熄炉、锅炉、一次除尘器进行表面温度测量。

第 20 页 共 48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北营干熄焦开工方案10.11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9、补偿器及水封盖热态测量。 二、温风干燥阶段主要控制温度指标 干熄炉入口温度T2:循环气体入干熄炉温度,是实现温风干燥烘炉目标温度的途径。 预存室温温度T2极限升温速度为20℃/h,预存室温度T5升温速度每天15-25℃),直至预存室温度(T5)达到130℃,并保持一段时间。 要保证温风干燥阶段预存室温度(T5),必须保证低压蒸汽干熄焦区域的边界压力在10kgf/cm2以上,以便于调节送入锅炉汽包低压蒸气量,使汽包压力达到6-8 kgf/cm2,从而确保干熄炉入口处温风温度(T2控制在160℃~170℃范围内。 三、温风干燥 1、低压蒸汽暖管。 2、汽包液位控制在0~-100mm。 3、启动锅炉强制循环泵(流量设定为300t/h)。 4、锅炉加药用药品准备齐全(N2H4、Na3PO4)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