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推动了儒释道融合 B.革新了选官制度 C.提出家国一体观念 D.设刺史以察民情
2.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子弟和普通民家的优秀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唐代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唐朝官员的入仕颇多捷径 B.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 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
3.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 A.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C.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B.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 D.使神权和王权开始密切结合
4.明代皇帝在处理密疏时,既不需内阁的票拟,又不必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批答后也不必经过六部驳正发抄。这反映出 A.明朝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 B.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 C.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 D.内阁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
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出处 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