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科学技术馆理念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馆理念研究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4:11:11

以和公众生产生活最密切、最易引起公众兴趣、公众最关心的科技问题为切入点,展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及日常生活的关系,拉近公众与科技的距离,激发公众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

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教育目的,充分展示科技的美妙与神奇,引导观众进入探索与发现科学的过程;

以互动、参与、体验为主,综合运用多种展示方式,为观众营造从实践中学习科学的情境,增强展览教育效果;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科普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展览设计和相关教育活动设计同步进行,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更新的需要,紧跟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有计划地更新展示内容;

以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为主要对象,同时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点设置专门展区。

(3)常设展览的重点展示内容

展示中国古今重要科技成就及其在经济、社会、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展示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动、交融,展示当代中国在“和谐”指导下实施“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

展现自然规律的和谐之美,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运动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展示人类通过科技创新逐步加深对于自然规律和谐性认识的过程,启迪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展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关系和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内容,揭示科技创新改变人类生活、创造先进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开拓美好未来的巨大作用;

展示与资源、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内容,揭示人类、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生态观。 (4)常设展览的展示方式

以参与、体验、互动的动态展示方式为主,综合运用静态陈列、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和场景化布展等技术手段,共同营造学习情境,改变展品罗列、展品间缺乏相互联系的局面;

结合展示内容,设计表演台、互动实验、科普剧场、影像放映、专题讨论多种形式的教育项目,并努力使展示区、表演区和互动实验区等实现有机的融合,增强展览的教育功能;

在展区内设置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查询系统,供观众检索和浏览与展示内容相关的科技知识,满足观众被展示内容所激发起来的求知欲,并有效扩充科技馆的展示内容和信息容量;

在展厅内“在线直播”卫星遥感图像、科学考察、科学观测、大型工程项目的实况,使观众实时了解科技活动、科技事件的进展与过程;

展厅环境设计要为营造学习情境服务,成为相关展品的延伸与补充,并与其它辅助展示手段相结合,增强展览的教育效果。 (5)常设展览的设计程序

为实现上述常设展览设计意图,借鉴参考国际博物馆界的成功经验,制定以下常设展览设计程序: 设计阶段 研究阶段 设计内容 需求调查、理念研究、文献研究; 研究编制常设展览大纲,规划展厅划分。 展示内容设计确定展区规划,设计展区内容,编制脚本大纲; 阶段 进行展品和情境初步概念设计,完成展区脚本。 展示方式设计完成展品、情境和相关教育活动等的深化设计; 阶段 编制展品、情境和相关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 在研究阶段,要根据研究确定的科技馆理念、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研究确定常设展览的主题思想、设计原则和重点展示内容,围绕主题思想进行展厅规划,并形成各展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制常设展览大纲。

在展示内容设计阶段,要根据前一阶段文件的要求,规划各展厅内的展区划分,围绕主题思想设计展示内容(科学概念、科技知识、科技事件、科技与社会关系等)和展示脉络(故事线、知识链),编制展区脚本大纲;然后根据展示内容进行展示方式(展品、展板、多媒体计算机、影视放映、表演、情境等)的初步概念设计(创意),完成展区脚本,同时进行相关教育活动的概念设计。

在展示方式设计阶段,应完成展品、情境和相关教育活动等的深化设计,它包括:展品(包括多媒体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的原理与形式设计,展品效果图设计(包括体量与色彩);展厅(包括各展区、展示单元和互动实验区、影视放映区)环境效果图设计;教育活动的对象、内容、方式、软硬件条件的设计,完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在这一阶段,还应与相关设计单位交流沟通,修改和完善展区脚本。

为实现展览设计与相关教育活动设计的有机结合,展览设计团队中除研究人员、展览和展品设计人员、相关领域科学家外,还应包括教育活动设计人员。 2.短期展览和即时展览

为弥补常设展览内容的局限性,及时配合国家重大任务和响应社会关注的科技热点,利用其形成的契机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应积极开发短期展览,使其与常设展览形成互补的关系,并带动常设展览的观众量。加大短期展览的力度,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科技馆的趋势。

为克服常设展览内容时效性较差、更新慢的缺陷,应以重要科技事件、公共事件、最新科技进展为题材,及时开发即时展览。即时展览与常设展览的相关展区内容形成呼应关系,并可成为展区内容更新的基础。即时展览是中国科技馆对展教形式的创新,可增强科技馆对科技动态、社会热点的即时反应能力,并可能成为中国科技馆的一大特色。

短期展览和即时展览的来源主要有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外部引进三条途径。应在积极自主开发的同时,大力加强合作开发和外部引进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自身的环境资源、品牌资源,为政府机构宣传科技规划和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工程,为科研机构和团体、高新技术企业展示科技成果搭建平台,并与兄弟博物馆、科技馆和展览机构进行合作开发。 积极组织优秀短期展览在国内外巡回展出。 3.培训实验

为延伸、扩展和深化科技馆展览的教育功能,丰富科普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满足人们学习科学技术的多层面、多角度需求,科技馆的培训实验活动应与展览教育紧密配合,形成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的关系。

科技馆培训实验包括科普讲座、小实验、小制作、科普剧表演、青少年科技

竞赛、科技夏(冬)令营、科技俱乐部等科普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展览结合型——以参观科技馆展览的观众为主要对象,密切结合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的展示内容;

学校教育配合型——以中、小学生为对象,配合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以科技馆展览、展品及实验室设备为教材、教具。

要与北京市教育管理部门和周边中小学密切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中国科技馆为平台,配合教学改革,积极组织和开发培训实验活动,在为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提供服务的同时,扩大科技馆教育受众的覆盖面。

组织“科技馆大蓬车”,将部分小型化展品、小实验、表演活动送入北京边远地区的学校和社区。 4.科学文化交流

为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在科技工作者、科技官员与公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科学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公众对政府科技政策、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的了解,将与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大学、科技团体密切合作,开展科普报告、科技论坛、科技沙龙、科技问题辩论会、科技问题听证会、科学家与青少年见面等科学文化交流活动,使中国科技馆成为面向社会的科学文化活动中心。

5.特效影视

为使观众在先进影视技术所营造的逼真、震撼的环境氛围中领略自然之美、探究科技奥秘,将开展穹幕电影、巨幕电影、4D电影、动感电影、天象演示等特效影视放映活动。 6.数字化与网上科技馆

为丰富科技馆的展示内容与形式,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将在展厅内设置多媒体科普信息查询系统,供观众检索和浏览与展示内容相关的科技信息;建立数字化影像资料馆,供观众阅览。

为使公众实时了解重要科技活动和科技事件,将与有关机构合作,在展厅内对科学实验、科学考察、科技工程、遥感探测等的实时情况与过程进行“在线直播”。

为使中国科技馆的教育受众覆盖面超越建筑物的局限,拓展至全国乃至海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科学技术馆理念研究报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以和公众生产生活最密切、最易引起公众兴趣、公众最关心的科技问题为切入点,展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及日常生活的关系,拉近公众与科技的距离,激发公众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 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教育目的,充分展示科技的美妙与神奇,引导观众进入探索与发现科学的过程; 以互动、参与、体验为主,综合运用多种展示方式,为观众营造从实践中学习科学的情境,增强展览教育效果;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科普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展览设计和相关教育活动设计同步进行,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更新的需要,紧跟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有计划地更新展示内容; 以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为主要对象,同时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点设置专门展区。 (3)常设展览的重点展示内容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