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来源及用途:
? 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麦芽糖的酶能分解多糖,淀粉和糖元。是一种淀粉分解的助消化酶。存在于胰腺,唾液腺,肝,肾以及肌肉等组织。尤其是胰腺泡为主。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当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或假囊肿,胰腺损伤,淀粉样变,胆总管梗阻和外科手术后,淀粉酶活性均增高。血中尿中淀粉酶明显升高。急性胰腺炎时,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化验检查。主要用于体外诊断。
检验原理:淀粉酶测定干片(速率法)为途覆在
聚酯基材上的多层分析成分。将一滴患者样本滴在干片上,并通过扩散层均匀地分布到试纸层。扩散层含有反应所需要的已染色淀粉底物(染剂共价结合到支链淀粉)。样本中的淀粉酶催化该染色淀粉的水解反应,生成更小的染色糖类。然后,这些染色糖类分散到试剂下层。分别在2.3分钟和5分钟时,通过反射
1
光光度法测定试剂中已染色糖类的反射强度。两次干片反射强度读数的差与样本中的淀粉活性成正比。
?
反应步骤:已染色支链淀粉----------淀粉酶
----------已染色糖类。
仪器 孵育时间 5分钟 温度,波长 标本量 37℃,10ul 540nm 实验类型 两点速率生强350 法 ?
标本采集:血浆:1.建议用,肝素抗凝剂 。
? 2不建议用,EDTA,拘缘酸钠,草酸盐氟化物。
? 标本的处理与储存:1应在有盖的容器中
处理和储存标本,以避免污染和蒸发。分析前,轻轻颠倒混匀样本,并使其平衡至18-28℃。4小时内离心分离标本,从细胞成分中取出血清或血浆。室温标本稳定性≦7天,冷藏标本稳定性≦1个月。切记:不要冷冻储存标本。
? 样本稀释:如果淀粉酶活性超出系统的可报
告范围。使用等渗盐水稀释(蒸馏水,低值血清也可以,但盐水最佳。而脂肪酶用低值血清最佳),重新分析,结果乘以稀释倍数,获得原始样本中淀
2
粉酶活性的估算值。或在仪器上直接点倍数测出淀粉酶的估算值。
? 正常范围:血浆:30-110U/L 尿液:32-640U/L
淀粉酶增高:,胰管堵塞,胰腺癌,胰
腺损伤,急性胆囊炎,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胃溃疡,
血淀粉酶增高:发病后2-8小时血清淀粉酶升高。
血淀粉酶是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12-24小时达高峰。2-5天下降到正常。由于淀粉酶是需钙酶,临床中多数常用的抗凝剂都对淀粉酶有一定抑制作用。故以血清标本测定淀粉酶为好.(血浆中的浓度大约要比血清中的浓度高20U/L)。
腮腺炎等。慢性胰腺炎,唾液腺化脓轻度升高。
尿淀粉酶增高:血淀粉酶增高时伴有尿
粉酶增高,其阳性率和程度高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反应胰腺炎晚期的指标!持续时间长3-10天下降。尿中淀粉酶浓度由于受尿缩或稀释的影响,故随机尿测定尿淀粉酶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但有国外学者建议由6小时或24小时尿液测定其淀粉酶总含量可靠。
3
病理性降低:主要见于重症肝炎,肝硬
化,糖尿病,肝癌,急慢性胆囊炎。但是单纯的尿淀粉酶升高不会有什么临床意义。
巨淀粉酶血症:
巨淀粉酶血症是指血液中出现巨淀粉酶这种异常物质。巨淀粉酶是淀粉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一种分子,因为它比较大,所以它经由肾脏过滤比较缓慢,尿淀粉酶正常 但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如乳糜泻 ,淋巴瘤 艾滋病毒感染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等疾病。一般无任何体征。
脂肪酶(LPS):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是胰腺
分泌的消化酶之一。在急性胰腺炎(AP)时比血清淀粉酶增高的时间较短。(脂肪酶是胰腺分泌的另一种消化酶,只存在于胰腺中,急性胰腺炎时增高,器官特异性大于淀粉酶,于发病后4~8h时开始上升,24h达峰值,持续7~10d。有关资料报道AP患者与其他急腹症患者及正常人的LPS含量有着明显不同。LPS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