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习题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C C D A A D A C A D D C A C B A C B D B C A A B D B A C C D C B Chapter 1
a c e a d b b a c c a b 第二章
B D A A A A B D B D B A C D A A B B B B C D Chapter 2
a a b b d b a b c b b b b c 第三章
C B B B B Chapter 3
a d a d a 第四章
A B C B D Chapter 4
c a a a a 第五章
A D C D A Chapter 5
d c a a a 第六章
D B D C C Chapter 6
c b b a a 第七章 A D A D B Chapter 7
b b a b a 第八章 A
Chapter 8
b c a b b 第九章 B D
Chapter 9
c b b c d 第十章
C A B A A Chapter 10
d a b c c 第十一章 A A C Chapter 11
D C D D A D A A D A B c d d b a a a a a b a a b C A B C D A A A B C C C A A B c c a c d D C C C B D A A D C B D A D C b b a c d d b a D D A A C A C C A B C B D C B d a d a a a c b a d a a a c b c a d c c a b d b b d c d a b c a a b d c c c a b A C A C A A A A C D A D B a c b a b a b b D D A A C C A B A C D D A D C b d d c b b d a c a e a c d b a c 第十二章
A D B B A C A B D A B D B D B D Chapter 12
e a a c a b d d a d b a b c a a c b 第十三章 A A D Chapter 13
d d a d d c a b 第十四章
A A C B A D C B A Chapter 14
b a a b d c b b c a b Chapter 15
d a b a c b b a Chapter 16
c d a a b a b e b a a 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 4、ABCD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ABC 10、ABCD 11、ABCD 12、AB 13、 ABCD 14、ABC 15、ABCDE 16、ACD 17、ABC 18、ABD 19、ABCD
20、BCD 21、AB 22、ABCD 23、ABCD 24、BCD 25、ABD 26、BCD 27、ABC 28、ABD 三、判断题
√×√×× ×√√×√ ×√√×√ √×√√× ×√√×× √××√× × × √√× ××√×× √××√× √×√×× ××
四、填空题
1. 与其他类型信息相比,地理信息具有地域性、多维结构、时序特征三个主要的特性。
2. 一个完整的GIS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即用户、软件、硬件、模型、数据_其中数据是GIS处理对象。
3. 图1中,A,B,C为各种植被类型代码,D为铁路代码,小黑圆点为栅格中心点。在确定该栅格单元的代码时,若该栅格单元代码为C,是利用中
心点法,若该栅格单元代码为B,是利用面积占优法,若栅格单元的代码为D,则利用了重要性法来确定栅格代码的。
4. 矢量结构向栅格结构的转换中,面实体的转换包括边界的转换和面域的充填,面充填的方法有内部点扩散法(种子扩散法)、扫描法、边填充算法等三种。
5. GIS一般用数据层来组织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分层方法有专题分层,时间序列分层,地面垂直高度分层三种。
6. GIS中表示和存储DEM的常用方法有等高线,TIN(不规则三角网)和规则格网三种。其中规则格网方法结构最简单,但对于平坦地区存在冗余存储。
7. 3S集成是指GPS,RS,GIS三者的集成利用。其中RS主要用于获取数据。 8. 图幅接边中的几何接边是为了处理几何裂缝问题,逻辑接边是为了处理逻辑裂缝解决问题。
9. 统计分析主要针对GIS中的属性数据进行的,若要了解数据分布的集中位置,可以计算(属性数据的)集中特征数,如_频数和频率,平均数,数学期望等;若要了解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可以计算(属性数据的)离散特征数,如极差、离差、方差与标准差等。
10. 面向对象方法的数据抽象技术包括分类、概括、聚集、联合等。
11.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采用基元及其组合来表示三维空间目标,并且这些基元本身能够用较简单的数学解析函数描述,二是采用 体元 模型来表示三维空间特征及其属性的非均衡变化。
12. 专题地图的制图表示方法比较多,有定点符号法、等值线法、质底法 、范围法 等。
13. 空间数据反映实体的三个特征 属性特征 、 空间特征 、 时间特征 。 14. 空间数据类型,依数据来源不同分为 地图数据、 地形数据 、 属性数据 、 元数据 、 影像数据 五种。
15. 空间数据模型类型分为三种 层次 、 关系 、 网状 。
16.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 、分析、建模和 输出 ,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7. 综观GIS发展,可分为开拓期(60年代)、巩固发展期(70年代)、技术突破期(80年)和社会化(90年)四个阶段。
18. GIS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
19. GIS空间数据的分类按数据结构来分,可分为 矢量 数据和 栅格 数据。
20. GIS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主要包括 拓扑邻接 、 拓扑关联 和 拓扑包含 。 21. 在GIS中,空间查询的方式主要包括 属性查询图形 和 图形查询属性 两种。 22. 由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转换的步骤主要分为边界提取、二值化、细化、和跟踪。 23. 拓扑元素主要包括 节点 、 弧段 与 多边形。
24. 拓扑关系具体可由4个关系表来表示,分别为节点与弧段关系、弧段与节点 关系、 弧段与多边形 关系和 多边形与弧段 关系。
25. 拓扑数据结构中由 弧段坐标 文件、节点文件、弧段文件和多边形文件等一系列包含拓扑关系的数据文件组成。
26. 栅格代码可以用 中心点 法、 面积占优 法、 重要性 法和 长度占优 法来确定。 27. 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主要有链式编码、游程 编码、 块状 编码和 四叉树 编码。
28. GIS的数据采集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理数据库中。
29. 空间数据误差分为 几何误差、属性误差、时间误差和逻辑误差。其中逻辑误差和几何误差为GIS特有。
30. 矢量数据压缩方法主要有道格拉斯——普克法、垂距法和光栏法。
31.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DEM最主要的三种表示模型是 规则格网模型 ,等高线模型 和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
32. 在GIS可能使用到的硬件中,下列设备分别用于:图形图象扫描仪 数据输入 ;显示器 数据输出或地图显示 ;磁盘或磁带 数据存储 。
33.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为 信息是数据的内容 和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
34. 在空间要素的布尔代数运算中,设A为真,B为假,C为真,则A OR B 为 真 ;A AND (B OR C)为 真 。
35. 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空间关系主要有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度量空间关系。
36. 栅格数据模型的一个优点是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层可以进行叠加操作,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几何计算。
37. 栅格数据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
38. 属性查询是一种较常用的空间数据查询,属性查询又分为简单的属性查询和基于SQL语言的属性查询。
39. 空间关系查询包括拓扑关系查询和缓冲区查询。
40. 从缓冲区对象方面来看,缓冲区最基本的可分为点缓冲区、线缓冲区和面缓冲区。 41. 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空间位置、属性、时间。 42. GIS运行环境的核心部分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43. GIS硬件系统包括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和输出设备四部分。 44. 从数据结构上,GIS可分为矢量GIS、栅格GIS、矢量—栅格GIS。
45. 地理空间坐标系统分为球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其中平面坐标系统被称为投影坐标系统。
46. 投影是指建立两个点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47. 根据空间数据的获取方式可分为: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实测数据、共享数据、其他数据。
48.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空间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的采集。 49. 数据重构主要包括 : 数据结构的转换和数据格式的转换。
50. 空间数据质量指标包括:完备性、逻辑一致性、位置准确度、时间准确度、专题准确度。
51. 空间数据的误差:几何误差、属性误差、时间误差、逻辑误差。
52. 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对象模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