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的气象灾害
成武一中高二年级地理学科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分层学案
主编人:刘玉铭 审核人:王辉华 具莹 张秀娟 时间:3月8号
注:※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做
【教学目标】
1.了解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
2.学会利用图文资料分析气象灾害成因及影响的基本方法。
【预习案】
【一】阅读课本,了解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
【二】结合本学案3-4页“探究分析”材料,完成活动题目,小组内可初步讨论。
【课堂案】 一、寒潮灾害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0,一、二段及图2.35:
思考1、寒潮是如何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的?
思考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思考3、结合第一章所学的内容,回答寒潮发生时的天气特征及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季节?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0最后两段:
思考4、试分析寒潮频次东北地区最多的原因?
思考5、你认为寒潮对农牧及交通运输会带来哪些影响?
◇请同学们依据学案上给出的纲要,阅读课本了解“旱灾和台风的基本特征” 问题1、旱灾主要分布区是(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东部季风区 问题2、比较各分区旱灾的季节差异
分区 东北区 华北区 长江区 华南区 西南区 第 1 页 共 4 页
旱灾易发季节 思考1、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时旱灾频发区?
思考2、读下图,分析沿海省区台风灾情最重的原因? (课本P48图2.33和图2.34)
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华北地区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区,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寒潮、沙尘暴、冰雹、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请同学们按照划分的小组,讨论你们的分析结果,并形成一份最优结论,一会选一位代表到讲台上展示。
【课后拓展】 对“华北地区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把你的想法
写到作业本上。
探究分析:“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华北地区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区,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寒潮、沙
尘暴、冰雹、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其气象灾害多发的的原因有哪些呢?
材料1 自然条件
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区,
水热条件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较少。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
频繁的旱涝灾害,冬春季节的风沙、土壤盐碱化、寒潮(冻害)以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加上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墒情差旱灾严重且多风沙。对种子的发芽和返青十分不利。水是华北地区,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命脉。
材料2 社会经济条件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谷子、温带水果等。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机械、钢铁、能源、棉纺织等工业发达,京津塘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各类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因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大,给华北地区的供水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很多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问题,进而使得洁净的淡水减少。另一方面,人们的节水意识不是很强,水资源浪费现象较重,加上水体污染,使可用的水资源更少。
材料3 旱灾严重,已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区域。(来自教材P51整合)
第 2 页 共 4 页
华北地区是我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灾情最重的旱灾中心,多年平均旱灾受灾面积可占全国受灾面总面积的46.5%,旱灾成灾面积占全国旱灾成灾总面积的50.5%。严重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材料4 沙尘暴是春季对华北地区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来自教材P52)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地域1千米的天气现象。虽然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不及西北,但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华北地区临近沙源地。(教材P53页图2.39)
材料5 “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示意图(来自教材P51) 请根据以上材料(也可查阅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我综合 我发展
2005年一场飓风,以及随之引发的洪水使美国南部受灾,失踪者数万;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造成福建15人死亡,37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2.78亿人民币。台风和飓风令世界关注。读图完成第10题。
10.有关台风和飓风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和飓风形成的原因相同 B.台风和飓风发生的季节不同 C.台风主要发生在大陆西岸 D.飓风主要发生在大洋的东部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上海地区出现上图中的天气系统时,会有( )
A.狂风暴雨天气B.阴雨连绵天气C.伏旱天气D.连续性降水天气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上海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出现伏旱。
12.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异常时( )
A.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B.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 C.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 D.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
解析:当该天气系统即副热带高气压越过25°N时,北方易发生洪涝,南方易发生干旱灾害;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南方易发生洪涝,北方易发生干旱。
13.下列属于寒潮到来曲线的是( )
第 3 页 共 4 页
14.下列灾害中与干旱相关联的是( )
①地震 ②森林火灾 ③蝗灾 ④泥石流 ⑤水土流失 ⑥荒漠化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⑥
15.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黄河流域,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 C.蝗灾 D.洪涝 16.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春旱多风沙 ②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集中在夏季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伏旱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7.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不足,解决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跨流域调水 ③雨后人工回灌 ④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环流形势 b.降水分布(单位:mm) (1)图a
所示的高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通常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图b所示,长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灾害,经常引发___________等灾害,反映了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特点。
(3)如果图a中的高压系统加强,中心移动至江淮一带,则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_______,常会出现______等气象灾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灾害。 答案:(1)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 晴朗干燥 干旱 沙尘暴 (2)暴雨 洪涝 群发性
(3)晴朗干燥 伏旱 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 暴雨 洪涝
第 4 页 共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