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山明珠勘察文字报告
香山明珠1#栋、2#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版次/修改 页码 第1页 香山明珠1#栋、2#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 任务来源
受衡阳市政通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01月08日~2014年01月20日对其拟建的香山明珠1#栋、2#栋工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一次性详细勘察工作。
1.2拟建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衡阳市雁城路衡阳名郡北侧,交通十分便利。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该工程包括拟建的建筑物为:1#栋,3+16F,平面尺寸约178.00m×17.70m;2#栋,2+21F,平面尺寸约35.00m×33.89m。地下室2F,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场地复杂等级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乙级。拟建建筑物基本情况详见总平面图及勘察任务书。
勘察技术要求详见任务书(见附表) 1.3勘察目的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其它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规程、规范
湖南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香山明珠1#栋、2#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版次/修改 页码 第2页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工程钻探使用三台HGY-100液压轻便型工程钻机,采用冲击及回转方法钻进。原状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采取,标准贯入试验采用Φ42mm钻杆,63.5kg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作现场测试。勘察工作布置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建设方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布置图,一般沿建筑物角点、周边线及中线布置,场地共布置勘探钻孔37个。勘察孔深度主要依据各岩土层厚度、埋藏深度、岩土特征以及拟建建筑物特征确定,以控制到稳定持力层下一定深度为原则,具体孔位布置详见“钻孔平面布置示意图”。
A、测量:采用全站仪放孔,本次勘察采用的坐标系为衡阳坐标系,黄海高程。具体位置详见“勘察孔平面布置图”。
B、钻探:采用三台HGY-100型钻机进行钻探、取样,以查明场地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及其变化规律。
C、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现场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主要用于确定粘性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用于测试碎石类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D、室内试验:
土工试验:作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以取得设计参数; 岩石试验:进行物理指标测定饱和状态下抗压试验强度; 水质简分析试验:用于确定地下水对砼的侵蚀性。
湖南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香山明珠1#栋、2#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版次/修改 页码 第3页 本次勘察累计完成工作量如下表1:
表1 项 目 钻孔 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II)动力触探试验 原状样 土样 扰动样 岩样 水 样 水位观测 测量定点 件 件 件 孔 孔 0 21 1 37 37 计量单位 孔/m 次 m 件 工 作 量 37/1158.40 17 2.0 13 2、场地岩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拟建场地未见区域性活动断裂构造分布,地层分布较稳定。
2.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衡阳盆地中部,位于衡阳市雁城路衡阳名郡北侧。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风化剥蚀型地貌单元。场地现大部分已填平,场地周边局部尚未挖平。现场地地面标高为72.93-81.65m之间,填土厚度为0.00-3.60m。
2.3地层岩性
根据野外勘察结果,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杂填土①(①为工程地质层编号,下同)、粉质粘土②、全风化粉砂质泥岩③、强风化粉砂质泥岩④(下伏基岩层为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
湖南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香山明珠1#栋、2#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版次/修改 页码 第4页 段)、强风化粉砂岩⑤-1、中风化粉砂岩⑤-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⑤-3。现将各岩土层的主要特征分别描述如下:
1、杂填土(Q4ml)①:灰褐色、褐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岩石碎块,局部含碎砖块等。局部场地有分布,层厚为0.00-3.60m,平均厚度为0.62m。
2、粉质粘土(Q4al)②:黄褐色、黄色,湿,可塑-硬塑状,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无。局部场地有分布,层厚为0.00-7.50m,平均厚度为1.20m。
3、全风化粉砂质泥岩(E)③:褐红色,局部夹褐灰色,散体状结构及碎裂结构,原岩的层理较清楚,呈硬塑土状,其中含粉砂质泥岩碎块。局部场地有分布,层厚为0.00-11.50m,平均厚度为1.19m。
4、强风化粉砂质泥岩(E)④:红褐色、紫红色,泥质结构,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易软化崩解,手折易断,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RQD<35%。
5、强风化粉砂岩(E)⑤-1:黄色,灰白色,粉砂质结构,岩芯多呈土柱状、碎块状,易折断及捏碎,主要成分为石英质。
6、中风化粉砂岩(E)⑤-2:黄色,灰白色,粉砂质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质,岩芯多呈柱状、部分碎块状,岩芯锤击声哑,易击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RQD值约75%。
7、中风化粉砂质泥岩(E)⑤-3:红褐色、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局部破碎状,岩芯锤击声哑,易击碎,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RQD值约68%-75%。
以上各土层分布情况详见《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湖南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