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15:25:22

………线…………○………… ………线…………○…………

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数年,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军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为右将军,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乃罢其三侯,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于是韦贤以老病免,相遂代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八百户。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相数陈便宜,上纳用焉。视事九岁,神爵三年薨,谥.曰宪侯...

。 (选自《汉书》有删节)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B.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C.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D.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第:第,意为科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考中称“及第”,没考中称“落第”“下第”等;本文中“高第”指魏相参加策试,成绩优等。

B.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有司也可以指主管官署。《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有司”即为官署之意。

C.食邑: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收其地赋税而食,故名食邑。“食邑八百户”是指封地内有八百户居民。《荆轲刺秦王》“金千斤,邑万家”之“邑”即“食邑”。 D.“谥曰宪侯”,“宪侯”是魏相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用以褒贬善恶的称号。

试卷第9页,总12页

………线…………○…………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相为人严毅,治郡甚严。任河南太守时,禁止奸邪,豪强畏服;宰相车千秋去世后,其子见魏相治郡甚严,怕久后获罪,于是自己免职而去。

B.魏相久任地方,深得民心。在河南任上,被治罪时,很多百姓替他求情,甚至守卫京城各官府的河南戍卒也愿意多服役一年以替他赎罪。

C.魏相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因其一心一意只为国考虑,所以霍光去世后,魏相奏霍光后代骄横奢侈、放纵不羁,应设法削权,招致霍氏怨恨。

D………线…………○………… .魏相勤于政事,正言直谏,深受宣帝信任。对霍光一事的处理,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建议;亲理朝政后,对于魏相的多次建议,宣帝也采纳并施行。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 (2)“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

B.“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

C.“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D.尾联中“今朝”和“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

试卷第10页,总12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悔”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

E.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

18.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 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阐释了真正意义上的“逍遥”境界,认为天地万物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才能游于无穷,达到逍遥。

(2)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夸张手法,从正面描写山之高峻、壁之险绝,以此表现蜀道之难。

(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它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我们古人很早就发现了一个现象,______:没有很多动物跑得快;没有很多动物力气大;爪牙不够锐利;目光不够灵敏;凭我们自己的这身皮毛,过冬都很困难;等等。________?因为我们人可以通过教育和读书,把一代又一代积攒下来的经验和知识传承下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提高;而_______,但是它们无法拥有人类文明独有的东西——读书与教育,因此只能一代代重复先辈的本能,不能突破也不能超越。因此,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人类文明是通过读书来传承的。一旦不读书,文明就会死亡。

21.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表述过于绝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使之逻辑严密,语意简明。 提到中国,外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熊猫。它那雍容的体态、笨拙可爱的动作、温顺和善的性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一直是我国的外交法宝,大多数国家就是为了熊猫和我国建交的。熊猫本来是凶猛的肉食动物,后来慢慢改吃竹子,性情也似乎变得温顺和善。中国人含蓄内敛,讲究以礼待人,不也正和熊猫温顺的性情相符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熊猫已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1页,总12页

………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课堂上,老师让大家讨论什么是“获得感”。

甲同学说:“获得感是得到的让人感到满足,必须有所建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线…………○………… 这样的风流人物开疆立业,兴国安邦,这就是获得感。”

乙同学说:“功业容易消逝,思想才能永恒。像司马迁、马克思、恩格斯等人著书立说,发展理论,彪炳千秋,才是获得感。”

丙同学说:“获得感不一定是伟人的专利,我们拥有幸福的家庭,有健康的身体,看到美丽的风景,尝到美味的佳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丁同学说:“获得感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国家的事,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有梦想,有尊严,才能有获得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作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第12页,总12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线…………○………… ………线…………○………… 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