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几点感受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几点感受
【摘要】教师是创造和谐沟通中最关键的人物。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协调好自身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更加有序的开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寻求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和谐沟通。我小结了这几年来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觉得这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摆正自己的位置;把握好与家长沟通的时机;爱学生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运用好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关键词】和谐 沟通 教师与家长 感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所以教育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得以实现的。把学生教育好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目标,加强教师与家长联系是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但是,由于在各自的社会角色、对教育手段的理解、与学生的亲密程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教师与家长之间也会产生许多矛盾。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轻则逐渐影响学生健康成长,重则出现家长对教师因误解而争吵甚至动手,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教师是创造和谐沟通中最关键的人物。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协调好自身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更加有序的开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寻求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和谐沟通。我小结了这几年来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觉得这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
1.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似乎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很多老师真认为自己不得了,动辄责骂学生、指责家长,导致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部分家长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在自己跟老师之间筑起一道高高的防护墙。其实,在中国文化里,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次于家长的,有俗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为证,还有每家堂屋的“香火”上写着“天地君亲师位”的牌匾。可见,“师”应列于“亲”之后。从工作关系上讲,老师和家长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我们找家长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工作能取得进展,他们是在协助我们。因此我们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案,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我们只有摆正自己在家校联系中的位置,才能很好打通与家长沟通的鸿沟,以实现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
2.把握好与家长沟通的时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