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狂想曲
执教人:黄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森林狂想曲》感受天籁之美,在自然的呼吸中构想音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图景,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学会探索音乐之美;
2、技能目标:根据图形谱用恰当的动作和乐器去表现音乐; 3、知识目标:能明确分清音乐的结构,了解《森林狂想曲》动物的鸣叫也是音乐的一部分,是一种具体音乐。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 重视体验 关注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 蛙鸣筒 钢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难点:感受对比《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要素,并用恰当的动作跟乐器来 表现。 教学过程:
一、主题a,唱一唱,做一做。 1、听赏
师:同学们,音乐是有性格有色彩的,不同的音乐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情绪和感动,下面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旋律,用心聆听,然后跟大家分享,这段旋律,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播放前奏部分。
师:在这段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优美宁静,像流水。像清泉。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好。如流水,像清泉。那么,水流声,用什么字音模仿比较合适呢?
生:嘀(出示谱例) 2、唱一唱
师:好,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嘀”的流水声来模唱这条旋律。 3、做一做
师:多么轻灵的流水声啊,像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这潺潺的流水除了用声音模仿外,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做一做。 (1)学生随意模仿,教师点个别学生表演。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集体做动作。
师:非常棒!让我们做一粒小水珠,随着音乐的律动,汇成一条奔涌歌唱的小溪吧!
(3)集体随乐唱一唱,做一做。 4、不同音色对比模唱。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这段旋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哦,请同学们品一品,这两段旋律有不同吗? 教师播放主题a 生:笛子演奏。
师:非常棒,那么笛子的声音用什么字音模仿比较合适? 生:“吕”
师:我们一起用“吕”来模仿笛声模唱这条旋律。 播放主题a 5、选择图形
师:你会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这段旋律呢?太阳?月亮?还是星星?说说你的想法? 生:星星 。。。。。。
师:这段星星旋律适合在什么样的场景里出现呢?请选择。 6、全曲欣赏,分段。
(1)出示场景,学生选择。 生:第四个。 师:为什么呢? 生:略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森林场景吧。 播放森林场景 师:什么感觉? 生:好听。
(2)全曲欣赏,分段,听记笔记,标记主题a
师:这个星星旋律是乐曲《森林狂想曲》的第一主题。(出示课题)
乐曲是台湾大自然音乐专辑《森林狂想曲》中的一首,是众多音乐人士耗时5年收集台湾森林近100种大自然的声音创作而成。现在,老师把整首乐曲放给大家听一遍,大家用心聆听,我们哼唱过的星星主题在乐曲里出现了几次?音色变化了吗?有哪些乐器演奏。
播放全曲
师:星星主题出现了几次? 生:七次
师:非常棒!他说旋律一共出现了七次,非常正确。第一次出现时是乐曲的前奏,星星主题一共出现了六次。
师:有哪些乐器? 生:笛子、提琴、吉他。
师:非常好。除了星星主题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旋律? 生:有。
二、主题b,唱一唱,奏一奏。
师:其他的旋律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请听第二主题。
播放主题b,(出示谱例) 1、分析
师:主奏乐器是什么? 生:小提琴。
师:非常棒。除了乐器的声音,还听到别的什么声音吗?例如小动物的声音?
生:有,青蛙
师:耳朵真敏锐。(教师出示青蛙)
师:小青蛙唱了几次?每次是怎么唱的?听一下。 播放主题b 2、唱一唱
师:唱了几次?每次唱了几声? 生:两次。每次叫了三声 师:每次怎么唱的? 点个别学生模仿。
师:真不错。请同学们听听老师的模仿,听听像不像? 教师播放音乐跟唱“呱呱呱”。 师:是这样唱的吗? 生:是。 (板书节奏型)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出示的谱例,一起来唱一唱小青蛙的歌声。
教师唱旋律,学生唱青蛙。 3、奏一奏 (1)演奏蛙鸣筒
师:同学们模仿得真像,把同伴都引来了,你们听! 教师演奏蛙鸣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