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空调系统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Qpj=K·F·Δtpj
式中:
(1.2)
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a·K·F·Δtτ
式中:
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 a—窗框修正系数。 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 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τ=F·Xg·Jw (3.1)
式中:
Xg—窗的构造修正系数;
Jwτ—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2]. 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τ=F·Xg·Xz·Jnτ
式中:
Xz—内遮阳系数;
Jnτ—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3]. 当外窗只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wτ+(F-F1) ·Jwτ0] ·Xg
式中:
F1—窗口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
Jwτ0—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4]. 当窗口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nτ+(F-F1) ·Jnτ0] ·Xg·Xz
式中:
Jnτ0—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 [1]. 相邻空间通风良好时
当相邻空间通风良好时,内墙或间层楼板由于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估算:
(3.4)
(3.3)
(3.2)
(2.1)
13
Q=K·F·(twp-tn)
式中:
(4.1)
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2]. 相邻空间有发热量时
通过空调房间内窗、隔墙、楼板或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Q=K·F·(twp+Δtls-tn)
式中:
Q—稳态冷负荷,下同,W;
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Δtls—邻室温升,可根据邻室散热强度采用,℃。 人体冷负荷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φ·n·q1·Xτ-τ
式中:
φ—群体系数;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1—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 τ—计算时刻,h;
τ—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刻,h;
τ-τ—从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持续时间,h; Xτ-τ—τ-τ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灯光冷负荷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白炽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τ=n1·N·Xτ-τ
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外的荧光灯
Qτ=n1·N·Xτ-τ
镇流器装在空调区之内的荧光灯
Qτ=1.2·n1·N·Xτ-τ
暗装在空调房间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
Qτ=n0·n1·N·Xτ-τ
式中:
N—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W;
(6.4)
(6.3)
(6.2)
(6.1)
(5.1)
(4.2)
14
n0—考虑玻璃反射,顶棚内通风情况的系数,当荧光灯罩有小孔, 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为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为0.6-0.8;
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5-0.8; τ—计算时刻,h; τ—开灯时刻,h;
τ-τ—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τ-τ—τ-τ时刻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设备冷负荷
热设备及热表面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qs·Xτ-τ
(7.1)
式中:
τ—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h;
τ-τ—从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持续时间,h; Xτ-τ—τ-τ时间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qs—热源的实际散热量,W。 [1]. 电热工艺设备散热量
qs=n1·n2·n3·n4·N
(7.2)
[2]. 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发量
qs=n1·n2·n3·N/η
(7.3)
[3]. 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qs= n1·n2·n3·N·(1-η) /η
(7.4)
[4]. 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qs=n1·n2·n3·N
(7.5)
式中:
N—设备的总安装功率,W; η—电动机的效率;
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0.5-1.0; n2—安装系数,一般可取0.7-0.9;
n3—负荷系数,即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4-0.5左右;n4—通风保温系数; 渗透空气显热冷负荷
渗透空气的显冷负荷Q,按下式计算:
Q=0.28·G·(tw-tn)
(8.1)
式中:
15
G—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总空气量,kg/h; tw—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食物的显热散热冷负荷
进行餐厅冷负荷计算时,需要考虑食物的散热量。食物的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每位就餐客人9W考虑。
散湿量与潜热冷负荷 [1]. 人体散湿和潜热冷负荷 人体散湿量按下式计算
Dτ=0.001·φ·nτ·g
式:
D—散湿量,kg/h; φ—群体系数;
nτ—计算时刻空调区的总人数; g—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Qτ=φ·nτ·q2
式中:
q2—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 [2]. 渗入空气散湿量及潜热冷负
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D (kg/h),按下式计算:D=0.001·G·(dw-dn)
渗入空气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 (W),按下式计算:
Q=0.28·G·(hw-hn)
式中:
dw—室外空气的含湿量,g/Kg; dn—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 hw—室外空气的焓,KJ/Kg; hn—室内空气的焓,KJ/Kg。 [3]. 食物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餐厅的食物散湿量Dτ(kg/h),按下式计算:
Dτ=0.012·nτ·φ
式中:
nτ—就餐总人数。
(10.1.1)
(10.1.2)
(10.3.1)
16
(10.2.1)
(10.2.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