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1:44:09

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骨架(或支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C.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D. 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详解】A、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生物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B正确;

C、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正确; D、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D错误。 故选D。

【点睛】知识点拔: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RNA中是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2.下图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其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对此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1

A. ①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B. ②和③中的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C. 在各种囊泡运输中,③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D. ④中有多种水解酶,也可清除侵入的病毒或病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②是内质网;③是高尔基体;④是起源于高尔基体的溶酶体。

【详解】A、①以mRNA为模板,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A错误;

B、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先经②内质网粗加工,再经③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所以②和③中的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存在一定差异,B正确;

C、由图可知,在各种囊泡运输中,③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正确;

D、④是起源于高尔基体的溶酶体,有多种水解酶,也可清除侵入的病毒或病菌,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细胞器间的分工、合作的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比安静时高。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骨骼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所以CO2含量较高 C. 细胞内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中没有ATP生成

2

D. 细胞内丙酮酸转化成CO2时伴随着[H]和O2的消耗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将丙酮酸水解成CO2和[H],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H]和O2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仍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将丙酮酸分解产生乳酸。 【详解】A、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2只能来自线粒体,A错误; B、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而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产生ATP,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中没有ATP生成,C正确; D、细胞内丙酮酸转化成CO2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O2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易错点:人和哺乳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且只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能量,生成ATP。

4.下图为小鼠胚胎干细胞(2N=40)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自发突变对细胞分裂的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原癌基因与其突变后的基因碱基数目不可能相同 B. 过程①和②发生的基因突变均类似于显性突变 C. 正常情况细胞甲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最多有80条

3

D. 细胞甲产生含两种突变基因的子细胞的比例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过程①只有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正常分裂,说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过程②只有一个原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周期失控,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详解】A、当发生的基因突变为碱基对替换时,基因碱基数目相同,故A错误;

B、过程①中细胞含有一个突变的抑癌基因,而细胞周期正常,可知其类似于隐性突变,B错误;

C、小鼠胚胎干细胞中2N=40,正常情况细胞甲在细胞周期的后期时染色体数加倍,最多有80条,C正确; D、细胞甲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都含有两种突变基因,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题图的分析:过程①中细胞含有一个突变的抑癌基因,而细胞周期正常,如果有两个突变的抑癌基因则细胞周期失控,说明该突变类似于隐性突变;过程②只有一个原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周期失控,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5.果蝇的眼色由X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基因A1控制红眼,A2控制绿眼,A3控制白眼,

000

染色体片段缺失而无控制眼色基因的个体(记为XX或XY)会致死,将红眼雄蝇与绿眼雌蝇杂交,F1果

绳眼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眼雄蝇∶绿眼雄蝇∶红眼雌蝇=1∶1∶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基因A3对A2、A1为显性,A2对A1为显性

A2 A2 A20

B. 亲本绿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或XX

C. F1不同眼色果蝇杂交,子代白眼比例最多为1/4

A20 A1

D. 若将XX与XY交配,F1中A1的基因频率为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红眼雄蝇与绿眼雌蝇杂交,F1中出现白眼雄蝇XA3Y,说明绿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2XA3,即A2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骨架(或支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C.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D. 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详解】A、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生物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B正确; C、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