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工程(施工方案) 01 21 - 图文
位,再用锤轻轻敲击石板(砖)中部,边敲边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用钢直尺和手触摸的办法,检查石板拼缝两侧是否平整,检查石板是否与基准线对齐,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纠正。
4、石板(砖)铺好后第二天开始应适当湿润养护5~7 天,严禁上人走动、货物重压。
5、在石板(砖)铺贴第三天后进行嵌缝。先用干净抹布擦净板面,然后用橡皮刮板将水灰比为0.5 的掺色(与板材同色)水泥浆刮入缝内,要填实刮满。待收水时,再用海棉抹子添浆抹实一遍,最后用过水海棉擦净。在磨光板材面,用干回丝擦净。
6、各种地面施工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待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7、各种地面施工时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过期的、受潮的或者安全性差的水泥严禁使用。采用中粗砂为骨料,含泥量不大于1%。严格控制粘结砂浆水灰比,其稠度不大地3.5 ㎝,并搅拌均匀。面层作业开始前,必须认真清理基层, 对基础进行浇水湿润、不积水。对原作为硬化地坪利用过的基础,必须彻底清除施工过程中的积淀物,尽量使面层粘结层砂浆厚薄均匀,避免由于粘结层厚度不一,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空鼓。 四、铺装质量标准 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如下:
1、 各层的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2、 各层的强度和密实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结合应牢固。
3、 变形缝的宽度和位置、块材间缝隙的大小,以及填缝的质量等符合要求。 4、 不同类型的面层结合以及图案应正确。
5、 各层表面对水平面或对设计坡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0mm。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应作泼水试验,以能排除液体为合格。 6、 块料面层相差两块料间的高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7、 面层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和直砂等现象。
8、 面层中块料行列(接缝)在5cm 长度内直线度的允许编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9、 各层厚度对设计厚度的偏差,在个别地方偏差不得大于该层厚度的10%,
29
在铺设时检查。
10、 各层的表面平整度,应用2m 长的直尺检查,如为斜面,则应用水平尺和样尺检查。各层表面对平面的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五、地面铺装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地面铺装是环境绿化的硬质景观,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效果。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道工程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在室外地下管网施工时,业主应向有关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相关区域的景观设计图纸。迟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设计过大调整而产生工期延误。
2、定位放线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如图纸尺寸与现场尺寸有误差,按现场尺寸作相应调整。若遇现场尺寸与设计尺寸有较大偏差时,查明原因及时与设计方沟通后协商解决,以保证工程的景观效果。
3、地面高程以甲方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在实际施工放样中,如遇室外地下管线、地面窨井等设施,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前提下,与设计人员和甲方确认后,可对局部设计内容作适当调整。
4、在选购材料时,充分考虑选货及订货的时间周期,其品种、色彩、质地、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板材需色泽均匀,无明显杂色,由设计单位与甲方看2平米以上大料后确定。订货应在甲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确定的样品上签字封样后方可下达定单。
5、所有异形板材按大样图应在工厂定制后现场拼接。严禁以直代曲,充分考虑加工时间,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异形板材拼接时,在遇到边角拼接无法整合情况后,应根据现场尺寸进行裁切,如边角大样大于标准板1/2 面积时则重新裁板,其他情况则加长标准板,切忌边角板材小于标准板1/2 面积。
6、石质材料要求强度均匀抗压强度>30 Mpa;石质材料加工要求平、直、通、角棱角无损,光面标准分为四级。一级为凿子光,要求糙、平凿痕均衡,深度5 ㎜以内;二级为粗斩光,剁齐匀称,残凿痕浓度在2.5 ㎜以内;三级为细斩光,剁齐匀细,清除凿痕;四级为磨光,磨光板磨光度需达到80 度以上,必需机器磨光。
7、按总平面图和各区块铺装定位图在垫层上进行放样,注意园路交叉口及两种不同的路面材料连接点的放线,尽量四向相交叉,面层铺设以主路优先,
30
次路服从为主。注意高程的铺向,防止积水。
8、考虑到本项目实际情况,室外地面玻化砖铺装必须满足消防车行要求相关规格的同时,必须达到以下技术指标,并出具国家专业检测报告。施工前,必须经业主、监理、设计方选样,否则不予订货和采购。 ⑴吸水率≤0.07%; ⑵抗破坏强度≥400N; ⑶抗折强度≥38Mpa;
⑷其余技术指标参见国家相关标准;
⑸产品纹理、色泽必须满足设计方案客观技术要求; ⑹施工时,严禁出现空鼓现象;
⑺弧形玻化砖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割,控制在1200—1500; ⑻施工前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出铺装放样图,并必须经设计方认可后,方能备料施工。
9、铺装面层施工先会同业主、监理单位对基础垫层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材料到场主动请业主、监理单位验收,符合设计要求方可用于工地。 六、施工成品保护
1、铺装石材等材料和办成品进现场后,经检验合格,在指定地点分规格码放整齐,使用时轻拿轻放,不可以乱扔乱堆,以免损坏棱角。
2、铺设石板(砖)面层时,操作人员要穿软底鞋,且不得在地面上敲砸,防止损坏面层。在铺装操作过程中,对已安装好的管道管线都要加以保护。 3、切割石板(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的面层上操作。
4、铺砌砂浆抗压强度达1.2MPa 时,方可上人进行操作,但必须砂浆不得存放在板块上,铁管等硬器不得碰坏面层,并对铺好的面层进行覆盖保护。 (二)、树池
树池边框、树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而且与人行道砖平齐或凸出高度一致。
(1)树池与步道同步施工,应先放混凝土树池位置,再根据图纸排好方砖大样。以保证方砖铺砌缝隙均匀一致。
(2)树池边框进场前除出具生产合格证外,应严格进行质量检查,对其几何尺寸、强度、外观进行抽样检测,合格者方可使用。
31
(3)树池必须挂线操作,以两侧路缘石顶为准挂纵向与横向高程线,按设计图纸要求MU10砖M5水泥砂浆砌及黄绣石的铺贴树池边框,要求其位置准确。
(三)、景墙 1、材料
(1)瓷砖:瓷砌块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2)水泥:一般采用32.5R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涂料:所用涂料的颜色,质量标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
(4)砂:宜采用中砂。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 M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 5%。
(5)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6)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技术要求
砌筑材料应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及出厂合格证进行验收,同时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筑前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砂浆配合比,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集中拌制砂浆,并做砂浆试块强度试验。 3、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按围墙中线、高程点测放景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精确测定出景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景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2)、基础找平
根据砌筑地面的情况,将当场的基础找平,然后按图纸放出轴线。 (3)、钢筋混凝土墙体 (4)、模板
a.模板及其之架应具有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注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上荷载。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