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试卷+答案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D.“寻梦?撑一支长篙”——美好的理想像长篙一样远长。
9.下列对诗歌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
B.徐志摩年轻时曾在康桥读书生活过,对康桥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C.诗歌中水草、柔波、彩虹、星辉等意象,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
(二)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他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让他们歇歇儿去。”
(选自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10.对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 B.王熙凤见贾母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C.王熙凤见黛玉 D.王熙凤见王夫人 11.下列对选文中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王熙凤奢华富贵的穿着、打扮可见其对金钱强烈的贪欲。
B.由“丹凤眼”“柳叶眉”可见王熙凤容貌艳丽妩媚。 C.含威不露的“粉面”,未笑先启的“丹唇”,反映了她善欺诈的本性。
D.选文画线句充分体现了王熙凤巧于逢迎的个性。 1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熙凤“先声夺人”的出场和众人的言行,显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B.选文中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在一定程度上丑化了王熙凤的形象。
C.对王熙凤头饰、服饰的描写,衬托了王熙凤艳丽华贵的气质。
D.选文中王熙凤的言行举止,体现她巧于逢迎的性格特点。
13.对选文描绘王熙凤的手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要通过白描手法来完成的。 B.作者只是通过正面描写来完成的。
C.作者善于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D.作者主要通过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来完成的。
(三)
在自然界的复杂环境中,轮子不能成为理想的交通工具,这也许还能从人类的历史中找到例证。拉巴比拉举了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这样两个例子:
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之前,生活在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和其他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令人惊异的是,这些能建造宏伟的金字塔、推算精确的历法的古印第安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轮子。他们习惯于用驮兽来做交通工具。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以为古印第安人不懂得使用轮子,可是不久前,在墨西哥发掘出古代印第安陶器,其中有带轮子的玩具,这说明古印第安人明明懂得轮子的使用,可他们为什么不把轮子作为交通工具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驮兽比轮子更优越。
第二个例子更有趣。大约2000年前,牛车和马拉的战车在古代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迦太基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是很普遍的。以后,从阿拉伯传入了驮物的骆驼鞍子,于是,整个非洲北部和中东,从摩洛哥到阿富汗,骆驼鞍子竟然取代了有轮子的车辆时间达1500年之久!人们为什么放弃高效率的车轮而求助于骆驼呢?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用骆驼驮货比用牛、马或骆驼拉车更为经济,它可以省下大批建筑和维修车路的人力物力。古代人们从实践中得出骆驼鞍子优于车轮的结论。
这两个例子都有助于说明拉巴比拉的理论:仅仅在有车路的情况下,轮子才比腿优越;在没有路的自然界,动
--学习资料分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