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近年来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与2015年高考备考及预测
多的对比,记录人生几个瞬间与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比,一次次的翻看与快速浏览对比,永不褪色的记忆与频繁更新对比,黑白照片渐渐泛黄、模糊与从不泛黄,永不模糊对比??应该说对比的点很多,可以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切入的点是很多的。对比,强调的是两面性,我们要看到事物不同的两面,在对比中强化思辨。
2015年的作文题,不出意外的话,会延续2012年来的新材料命题做法,仍旧会具有2014年命题的特点,如贴近学生生活现实,材料不作价值判断,纵观十一年的做题考题,2015年还会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这一点也是2014年试题的一个整体的特点,即《广东高考年报》所说“注重内涵推进是今年试卷的主要特点”,今后几年,应该还会往这方面深化。
三、整体备考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能力训练。《广东高考年报》总结是“注重内涵推进是今年试卷的主要特点”,意即今后的明天更注重能力与语文素养的考查,题目将更灵活,能力要求将更高,当然,题目难度不一定就加大。
2.高考语文一向是在稳定中微创新,稳定的部分应该是重点,要将常规训练落到实处,微创新部分也是基于常规变化而来,不必将过多精力放在此处,当然可以适当进行训练(如可以让学生见识下其他身份的不同考法,有个眼熟,心中有个底即可)。
3.作文备考,建议如《广东高考年报》所总结:
(1)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我们提倡学生要多关注现实,今年的作文题就是很好的引导。考生需要多观察多注意自己身边的生活,身边的一切,这样才能答好题。科技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每一天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人的价值观、情感体验等心灵世界。考生通过抒写这样的作文,会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关注现实,不光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每天发生的事件,还要关注一些类型化的社会现象,要探寻社会想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要关注青年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活动,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表现。
(2)引导考生辩证地看问题,强调培养思辨能力。就是对待问题要辩证地进行分析,要看到事物的两面。今年广东这个题目,主要是通过对比的形式,来强调思辨。两个段落之间是对比,每一段里面也有对比。而且命题者没有明显的价值倾向。考生可以选择的角度应该是很多的。
(3)引导考生对材料内容有多元理解。多元理解是新材料作文的核心精神。一个材料,不同的人,因为经历不同,情感体验不同,对同一材料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自由表达的权利。
(4)引导考生回归真正的写作。从细则来看,能够反映新材料作文核心精神的是不单从作文立意来判定作文的分数,立意无高低之分,立意如何不直接影响评分,评分还是回到作文的实质,看考生的思想,看考生的文笔。
(5)关注考生的心灵世界。今年广东的作文题,很大程度上要调动考生的情感体验,出动到考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很宽广,很能反映考生的内心深处的思考。
2015年3月19日
第 9 页 共 9 页
附录一;广东高考语文考点统计(2012—2014)
广东高考语文考点统计(2012—2014) 2014年 序号 板块 板块分值 题号 考点 1 字音 成语2 一 语言基础 12分 3 (词语) 语病 E 选择题 3 E 选择题 3 能力层级 A 题型 分值 考点 选择题 3 字音 成语(词语) 语病 2013年 能力层级 A 2012年 能力层级 A 题型 分值 选择题 3 考点 字音 成语(词语) 题型 分值 选择题 3 E 选择题 3 E 选择题 3 E 选择题 3 病句 排序(连贯) 实词含义 虚词含义 人物性格分析 内容概括分析 E 选择题 3 4 连贯 实词含义 虚词填空 文言断句 内容概括分析 (1)文E 选择题 3 连贯 实词含义 虚词含义 文言断句 内容概括分析 (1)文言翻译 (2)信息整合 (1)手E 选择题 3 E 选择题 3 5 B 选择题 3 B 选择题 3 B 选择题 3 6 B 选择题 3 B 选择题 3 B 选择题 3 7 文言文 8 B 选择题 3 B 选择题 3 B 选择题 3 C 选择题 3 C 选择题 3 C 选择题 3 二 古诗文阅读 言翻译 35分 9 (2)信息整合 (1)内容理解 古诗鉴赏 10 B 翻译题 7 B 翻译题 7 (1)-(3)文B 翻译题 10 言翻译 C 简答题 3 C 简答题 3 C 简答题 3 法、情感 C 简答题 3 (1)分析手法 (2)结C 简答题 3 (2)情感、手法 C 简答题 4 (2)语言 C 简答题 4 构与内容的理解 C 简答题 4 名句名篇 论述类三 文章阅读
16分 11 默写 句子A 填空 6 默写 A 填空 6 默写 A 填空 6 12 (概念)含B 选择题 3 语句理解 B 选择题 3 语句理解 B 选择题 3 第 10 页 共 10 页
意 13 筛选整合信息 筛选及C 选择题 3 整合信息 归纳要点 C 选择题 3 内容推断 概念理C 选择题 3 14 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概括观点C 简答题 4 C 简答题 4 解与归纳要点 分析概C 简答题 4 15 态度(原理运用) 小说筛C 简答题 4 原理运用 C 简答题 4 括观点态度(原理运用) C 简答题 4 16 选整合信息 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17 小说品味语言 小说探究对标18 题的理解与分析 四 访谈筛19 选整合信息 访谈筛实用类文本阅读 访谈分21 析概括人物特点 15分 20 选整合信息 C 简答题 3 散文语句理解 散文内容归纳 散文人C 简答题 4 散文景物作用 散文内容归纳 C 简答题 4 C 简答题 6 C 简答题 5 C 简答题 5 F 简答题 6 物心理分析概括 科学小散文人F 简答题 6 物心理探究 F 简答题 6 访谈筛C 简答题 4 选整合信息 访谈观点理解 C 简答题 5 C 简答题 4 品语句理解 科学小C 简答题 5 品语段作用 科学小品文本C 简答题 5 C 简答题 4 访谈文C 简答题 6 本主要问题的探究 招聘启事 前言 新材料作文 F 简答题 6 C 简答题 6 主要问题的探究 五 语言运用 22 12分 23 连贯 图文转换 新材料作文 E 填空题 6 表文转换 续写 新材料作文 E 填空题 6 E 填空题 6 E 简答题 6 E 简答题 6 E 简答题 6 六 写作 60分 24 E 写作 60 E 写作 60 E 写作 60
第 11 页 共 11 页
附录二;2007——2014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考点)情况统计
题号 1 2007 字音 2008 字音 2009 字音 成语(词语) 病句 2010 字音 2011 字音 2012 字音 2013 字音 2014 字音 2 成语 成语 成语(词语) 成语(词语) 成语(词语) 成语(词语) 成语(词语) 3 词语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4 病句 排序(连排序(连贯) 排序(连贯) 排序(连贯) 排序(连贯) 排序(连贯) 排序(连贯) 贯) 文言文阅读来源 《聊斋志异·郭生》 文言文阅读《晋书·周访传》 文言文阅读《宋史·李迪传》 人物传记 文言文阅读明·谢黄《后登陆》 文言文阅读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文言文阅读澍传》 文言文阅读传》 文言文阅读传》 《清史稿·陶《宋史·张咏《宋史·刘敞类型 5 至 9 记人小说 人物传记 记人叙事 记人叙事 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 实词、虚实词、虚词、实词、虚词、词、人物实词、虚词、实词、虚词、实词、虚词、考点 人物性格分文言句式、文性格分人物性格分人物性格分人物性格分实词、虚词、实词、虚词(选断句(选择择虚词填空)、题)、文意理断句、文意理析、文意理解、意理解、断句、析、文意析、文意理解、析、文意理解、析、文意理解、解、翻译、内解、翻译、内断句、翻译 翻译 理解、断断句、翻译 断句、翻译 翻译(3小题) 容概括 容概括 句、翻译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宋诗:吕本中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内容 10 宋诗:林景熙《溪亭》 《木芙蓉》;范成大《窗前木芙蓉》(对唐诗:杜宋词:黄庭坚宋词:苏轼《减元诗:白珽《余宋词:张炎《鹧清词:万树《望甫《月》 《望江东》 字木兰花》 杭四月》 鸪天》 江怨·送别》 比阅读) 分析手法;结意象分析;语内容、手法(修语言;情语言、情感;手法(描写);手法、情感;场景描写;情构与内容的理考点 言(炼字) 辞);形象 感 手法 情感 语言 感分析 解 考点 11 篇名 默写 《次北固山下》 默写 默写 默写 默写 默写 默写 默写 《诗《孟子·告子《荀子·劝学》 《论语》 经·氓》 上》 《论语》 《论语》 《论语》 第 12 页 共 12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