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导学案
21.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
2.要充分预习,品味优美语言,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赞美之情。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
4.预习的时候,把生字所在的词语和四字词语积累下来。 【知识链接】
陈醉云 浙江上虞县人。现代小说家、诗人。曾任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教授。著有《玫瑰》、《游子的梦》等书。其中《玫瑰》一书,收《玫瑰》、《月光》、《海的舞曲》等新诗八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为其特色。高节傲然的“玫瑰”,毫无偏私的“月光”,落地苦笑的“秋叶”,都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作者以大自然的景物来衬托令人失望的社会现象,感叹之中带有哲理。
预习案
1.通过预习,你发现了那些重点的词语,请把它们积累下来。
2.我能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结( )瓜 鸡冠( )花 场( )地 几场( )春雨 率( )领
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令: 捣衣: 向晚: 天高地阔: 4.我的疑惑
通过阅读课文,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探究案
【合作探究】
在情趣中置身“乡下人家”
1.欣赏富有乡村特色的“交响乐”。说说你在哪里听见过这样的交响乐?给这首交响乐起名。
2.说说在你的脑海中乡村是怎样的?小组内交流
【拓展延伸】
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尽量自主阅读,自己感悟)
训练案
1.读拼音,写词语。
fēnɡ qù zhuānɡ shì tǎnɡ ruò dǎo yī ( ) ( ) ( ) ( ) guī cháo hé xié dú tè wū yá ( ) ( ) ( ) ( ) 2.原文填空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 )地吃起来。( ),( ),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朋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 )、( )的田园风景图。
3.出示补充内容: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一个瓜架,——( ),——( ),——( ),——( ),??描绘出诗情画意的篇章,像一首诗,——( ),——( ),——( ),??
【学习评价】
同学们,这一课学完了,根据学习情况,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23.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白鹭”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结合文中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 2.由图引入,欣赏图片,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
4.预习的时候,把生字所在的词语和四字词语积累下来。 【知识链接】
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预习案
1.认写生字词:
蚕桑 ———— 耘田 ———— 箬笠————
昼 ——— 绩——— 塞 ——— 鹭 ——— 2.自由读三首古诗词,读准确,读流利。 3.叙述两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4.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或想知道的问题,如果有请写在下面。
探究案
1.再读古诗,对照注释,想想每句古诗的大概意思,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组内学习)
2.反复诵读,展开想象。
3.朗读中感悟诗歌的内涵,熟读成诵。深入探究: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
为什么不想回家?
【拓展延伸】
我还能背诵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训练案
1.练习背诵、默写古诗词。
2.比一比组词
塞( ) 笠( ) 蓑( )耘( 赛( ) 篱( ) 衰( )耕( 3.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评价】
同学们,这一课学完了,根据学习情况,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