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及参考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0:51:00

古诗词鉴赏专题

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黄藤山下闻猿

韦庄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注]①巴蜀三峡间有谚语“猿鸣三声泪沾裳”。

9.简要赏析颔联“便能”“何必”两词的表达效果。(5分) 10.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9.便能:承接首联“吊旅情”(1分),写猿声一入耳就能引发百种恨(1分)。何必:不必等待三声猿鸣就让人断肠(1分),加强反问语气(1分),突出哀愁之深(1分)。

10.羁旅漂泊的哀伤、寂寞;对年少轻狂的悔恨;壮年一事无成的伤感。(6分。每点2分)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秋 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5分)

答: 10.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简要概括。(6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5分)融情于景,通过西沉的残月、凋零的井梧等肃杀萧条之景,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寂寥悲凉之情。

10.(6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不服年老,壮怀激烈的情怀;已入暮年的无奈;报国无门的痛苦。

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

辛弃疾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

注 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②庚庚:纹理横布的样子。③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

之财兮。”

9.本词上片是从哪些方面写琴之“奇”的?词人写琴的用意是什么?(5分) 10.本词下片是如何由个人的小境界上升到心怀天下的大境界的?试简析。(6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1)琴之“奇”的具体体现:①制琴的材料生长环境孤危;(1分)②琴音不合流俗;(1分)③琴身纹理横布而奇特。(1分)

(2)用意:以琴喻己,(1分)通过写琴的不凡突出自身与众不同的才华和孤标高卓的人格。(1分)(意思对即可)

10.①下片前三句,写“人散后”,词人独自在明月下弹琴,勾起了自己不为世所用的悲愤之情,这里词人只是为个人的际遇鸣不平,是一种个人的小境界。(3分)

②“不如却付骚人手”,词意一转,由己而人,用舜作《五弦琴歌》的典故,表达了借助词人之手,弦歌于广众,以解民之愠,阜民之财的愿望。这样,就跳出了计较一己之得失的小境界,上升到了心系万民的大境界。(3分)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次韵和甫“咏雪

王安石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①和甫,即王安礼,是王安石的六弟。此诗当作于新法推行时。

9.这首诗的前两联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了“雪”的?(6分) 10.作者在诗中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态势(数量)、色彩、功用。(每点2分)

10.以降落大地的白雪来比喻匡济天下的抱负,通过对“雪”的赞咏,表达治理积整、改善

民生的愿复,展现了不畏困难、期待功业有成的信心,也委婉批评了目光短浅、不理解新法的保守者。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王维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注]公元726年夏,王维前往长安途径黎阳,为黎阳所吸引且生退隐之意,于是滨水而定居。729年秋,王维因赴长安与了三在黎阳渡口话别,王维乘船渡河到达滑州,遂成此诗。 9.本诗的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5分)

10.诗中最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与为政有关的想法?(6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专题 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黄藤山下闻猿 韦庄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注]①巴蜀三峡间有谚语“猿鸣三声泪沾裳”。 9.简要赏析颔联“便能”“何必”两词的表达效果。(5分) 10.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9.便能:承接首联“吊旅情”(1分),写猿声一入耳就能引发百种恨(1分)。何必:不必等待三声猿鸣就让人断肠(1分),加强反问语气(1分),突出哀愁之深(1分)。 10.羁旅漂泊的哀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