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新)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安全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实验室使用电器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 B.实验结束后,应关好水龙头、排气扇及切断电源
C.未经老师允许,可以带食物进实验室,可以边做实验边吃东西 D.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准带出实验室
解析:用湿手接触电器容易触电;做完实验要做好善后工作,如洗刷试管、关掉电源等;实验室中的许多化学药品是有毒或者有腐蚀性的,故边做实验边吃东西,不符合实验操作要求;不能将实验室中的药品带出实验室.
答案:C
2.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KCl、NaNO3 C.Na2CO3、CaCO3
B.水、酒精 D.MgSO4、ZnSO4
解析:A、D中的两固体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法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水与酒精都是液体,不能采用过滤法分离;Na2CO3能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可采用过滤法分离.
答案:C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2CO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2除BaCl2溶液外,4、3、4,
-
-
-
-
还需要的溶液是( )
A.H2SO4 C.NaOH
B.HCl D.NaNO3
-
-
2解析: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应当先加入盐酸排除CO23的干扰,而加入H2SO4,
会引进SO24,故只能加入盐酸,B正确.
-
答案:B
4.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粗盐中混有难溶性的泥沙,因而可采用物理方法即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提纯.
答案:D
5.(2010·华师附中高一检测)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解析:A项,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滴上3%~5%的NaHCO3溶液;C项,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D项,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腐蚀管道.
答案:B
6.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 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2解析:被蒸发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待有较多量晶体析出时,应熄灭酒精灯,
3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蒸发皿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答案:B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解析:如酒精灯长期未盖灯帽,酒精挥发使灯芯上面的水分较多而点不着,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
答案:A
8.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
+
+
+
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解析:三种金属离子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Mg2和Ag均能与NaOH溶液
+
+
反应生成沉淀.因此首先加入NaCl溶液生成AgCl沉淀,然后加入NaOH溶液生成Mg(OH)2沉淀,最后加入Na2CO3溶液生成BaCO3沉淀.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9.(9分)(2010·福建南平市高一模块考试)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但电解前要进行粗盐精制.试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H Na Ca2 +++OH 溶 微 溶 不 -Cl 溶、挥 溶 溶 溶 溶 -SO24 -CO23 -溶 溶 微 不 溶 溶、挥 溶 不 不 微 Ba2 +Mg2 +
(1)选择试剂以除去下表所列的可溶性杂质.
杂质 CaCl2 MgCl2 硫酸盐
(2)精制过程既要将杂质离子Ca2、Mg2、SO24完全沉淀,又要保证不引入新的杂质,
+
+
-
加入的试剂 Ⅰ________ Ⅱ________ Ⅲ________ 为此你认为加入所选沉淀剂的合理顺序为:Ⅱ、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
(3)最后加适量的盐酸以调节溶液至中性并除去过量的CO23.其中盐酸除去CO3的化学
-
-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除去表格中的可溶性杂质,实质是将Ca2、Mg2、SO24三种杂质离子沉淀,因此
+
+
-
可分别选择Na2CO3、NaOH、BaCl2进行沉淀;(2)为了保证不引入新的杂质,必须在BaCl2之后加入Na2CO3以除去过量的BaCl2,加入所选沉淀剂的合理顺序应为NaOH、BaCl2、Na2CO3.(3)盐酸除去CO23的反应即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
答案:(1)Ⅰ.Na2CO3 Ⅱ.NaOH Ⅲ.BaCl2 (2)Ⅲ、Ⅰ
(3)Na2CO3+2HCl===2NaCl+CO2↑+H2O
10.(11分)今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应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据生成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确定收集方法.制取氧气是固体间的反应,需加热,应选A装置;由于ρ氧气>ρ空
气
,应选E装置.制取H2是固体与液体间的反应,且不需加热,应选B装置,由于ρH2<ρ空,选F装置.
(3)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为固体间的反应,产物中有CO2气体,应将其通入到澄清石灰水
气
中来检验,应选择A与C两装置相连.
(4)H2还原CuO的实验,应将产生H2的装置B与H2和CuO反应的装置D相连.反应结束后,应先撤酒精灯,继续通H2至试管冷却,防止反应2Cu+O2===2CuO的发生.
答案:(1)铁架台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2)A E B F
(3)A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B D 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
11.(10分)已知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氯化银,化方程式为AgNO3+KCl===AgCl↓+KNO3.将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提纯,某学生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