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丽丽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5期
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体验估算优越性
估算的定义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可以用于生活中一些不要求取得精确计算结果的场合,也可以用于对大数目的数据进行统计之前的大致推断,或在较复杂的计算之前对结果进行预测,以及计算之后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考察,防止和纠正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如上街买菜、商店购物、外出旅游等。可让学生应用估算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应用价值,并且又可从中提高估算水平。如一年级的《今天我当家》中“到超市购物,想买香菇、盐、面粉,笑笑的妈妈带了30元,够吗?”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般会如此教学:学生分析题意-列式计算-汇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似乎很完美。但细想这样的教学,不难发现: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估算。倘若我们分三个层次展开。 1.估一估。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2.算一算。实际需要多少钱?
3.比一比。比较估算钱数与实际钱数之间的差额,明确误差大小,判断解题是否正确。 这样教学,不但填补了以往教学的空白,还有有机地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让学生从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学习教学、理解数学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看到了估算的作用,体验估算的优越性。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让学生自觉运用估算,激发估算兴趣,形成估算意识,掌握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总结的估算方法有如下几个。 1.数据简化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