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利用导线布网的方法布设图根控制点。用全站仪(2秒)观测水平角、水平距离,正倒镜直返站直读高差,量测仪器高、棱镜高(量至mm),计算图根点平面和高程。图根控制可布设成附合导线、结点导线网等形式,一般不用自闭环。 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图根支导线。支导线总边数不应多于4条边,总长度≤1500m,最大边长≤400m。边长须往返观测,水平角分别观测左右角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大于±30″,支导线点数不得超过图根总点数的15%。
2.2 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位于平地的图根点高程采用插值软件对点位水准求解或水准解算,或采用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图根水准。图根水准及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应起闭于四等水准等级的点上。图根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图根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路线长度 km 视距长度 每千米高差 m 全中误差mm m mm 16 15 100 30 ±30L 前后视距差 闭 合 差 附合路线 注:(1)L为路线长度,以km计。
(2)当L大于1km且每km超过16站时,路线闭合差允许值为≤±12√n(mm),n为测站数。
2.3 GPS-RTK技术施测图根控制点高程
依据测区范围实际作业情况,按照RTK操作的测量技术标准及国家的行业规范施测,求得图根控制点的坐标。利用单基站GPS-RTK(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通过流动站与基准站二者之间的数据链,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直接得到图根控制点的坐标。
2.3.1 GPS-RTK图根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19
GPS-RTK图根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与基准站的距离(km) GPSE级图根点 ≤6 点以上 GPSE级碎部点 ≤15 点以上 - 0.2mm 图上- 1 站 ≥100 ≤5cm 1/4000 起算点等级 相邻点间的距离(m) 点位中误差(cm) 边长相对中误差 ≤3 站 单基准单基准观测次数 观测 方式 注:1.当采用单基准站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5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7cm。
2.3.2 GPS-RTK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GPS-RTK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图根点 碎部点 精度要求 两次高程互差≤5cm / 与基准站的距离(km) 观测次数 观测方式 ≤6 ≤10 3 1 单基准站 单基准站 注:当采用单基准站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4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5cm。 2.3.3计算转换参数:
利用用户提供的GPS点的两套坐标(WGS-84坐标与固原县城市坐标)直接求解所在测区的转换参数,采用的参考点应在三个点以上,所选参考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并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注意已知点坐标检查;也可以自己架设基站,实测所选用参数转换点的WGS84坐标关联求解,采集坐标时,不得外推。测定高程时,参考点应适当增加。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四参数(二维)或七参数(三维)的数学模型。GPS-RTK参考点等级
20
及转换残差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
平 面 参考点要求 等级 转换残差 E级点以上 ≤2cm 一级点以上 ≤2cm 高 程 参考点要求 等级 转换残差 五等以上 ≤5cm 五等以上 ≤15cm 等 级 图根点 碎部点 等 级 图根点 碎部点 2.3.4 测量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2cm,高程收敛精度应≤3cm。
2.3.5 测量控制手簿设置碎部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3cm,高程收敛精度应≤5cm。
2.3.6 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成果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 2.3.7 用GPS-RTK方法施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应采用适当手段以相应的等级检测坐标、边长和高程,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且检测点不少于总点数的10%,检测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规定: GPS-RTK平面控制点检核测量技术要求
边长检核 等级 测距中误差(mm) 一级 图根
2.3.8 GPS-RTK接收机的选择应符合下表规定:
GPS-RTK接收机的选择
项目 接收机类型 等级 标称精度(动态) 15 20 边长较差的相对中误差 1/4000 1/3000 角度检核 测角中误差(″) 12 20 角度较差限差(″) 30 60 导线联测检核 角度闭合差(″) 40√n 60√n 边长相对闭合差 1/4000 1/2500 21
图根点、碎部点 双频 ≤10mm+2310-63d(平面) ≤20mm+2310-63d(高程) 2.3.9 GPS-RTK接收设备检验和维护按CJJ /T 73—2010和JJF 1118—2004的相关要求执行。
2.3.10 基准站的点位技术要求
GPS-RTK基准站的选择应符合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GPS-RTK基准站宜选择在等级控制点上,也可以选择在测区中心区域的
临时固定点上;
② 用电台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宜选择在测区相对较高的位置; ③ 用移动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必须选择在测区有移动通信接收信号的位置;
④ 选择需用作转换参数参考点的建筑物上的控制点,宜选择埋设在地基不易沉降的稳定建筑物上。 2.3.11 流动站的观测技术要求 ① GPS-RTK观测的采样间隔为1s。
② GPS-RTK流动站进行图根控制点坐标观测时可采用强制对中杆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15个。
③ GPS-RTK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
观测。
④ GPS-RTK流动站有效观测卫星数≥5个,PDOP值≤6。 2.3.12 GPS-RTK测量操作要求
① 测量控制手簿中设置参考点WGS-84坐标(已知或外业现场采集)与当地坐标的转换参数、平面和高程的收敛精度。
2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