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系列》 - 高中数学必修五 - 图文

《2012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系列》 - 高中数学必修五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43:50

3sinA?cos(B?)?3sinA?cos(??A)4 ?3sinA?cosA?2sin(A? ).63???11????0?A?,??A??,从而当A??,即A?时,46612623??2sin(A??6)取最大值2.

综上所述,3sinA?cos(B?

?4)的最大值为2,此时A??3,B?5?. 122.(2011.安徽卷16)(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BC是锐角三角形,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边长,并且

sin2A?sin(?B) sin(?B) ? sin2B。

33 (Ⅰ)求角A的值;

(Ⅱ)若ABAC?12,a?27,求b,c(其中b?c)。 【解析】

??

Ab?c9??22c10,c=5,求△ABC的内切圆半径. 3.(全国10高考)在△ABC中,cos2

b?c9?10,∴ b=4 【解析】:∵ c=5,2cA1?cosAb?c??222c 又cos2b ∴ cosA=c

b2?c2?a22bc 又cosA= b2?c2?a2b?2bcc ∴

∴ b2+c2-a2=2b2

∴ a2+b2=c2

∴ △ABC是以角C为直角的三角形. a=c?b=3

221 ∴ △ABC的内切圆半径r=2(b+a-c)=1.

4.(全国10高考)R是△ABC的外接圆半径,若ab<4R2cosAcosB,则外心位于△ABC的外部. 【解析】:∵ ab<4R2cosAcosB

由正弦定理得a=2RsinA,b=2RsinB ∴ 4R2sinAsinB<4R2cosAcosB ∴ cosAcosB>sinAsinB ∴ cosAcosB-sinAsinB>0 ∴ cos(A+B)>0 ∵ cos(A+B)=-cosC ∴ -cosC>0 ∴ cosC<0

∴ 90°<C<180°

∴ △ABC是钝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外心位于三角形的外部.

5.(全国10高考)半径为R的圆外接于△ABC,且2R(sin2A-sin2C)=(3a-b)sinB. (1)求角C;

(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abc???2R 【解析】:(1)∵ sinAsinBsinC

?si2nA?(

a2cb),si2nC?()2,siBn?2R2R2R

∵ 2R(sin2A-sin2C)=(3a-b)sinB

acb ∴ 2R[(2R)2-(2R)2]=(3a-b)·2R

∴ a2-c2=3ab-b2

a2?b2?c23?2ab2 ∴

3 ∴ cosC=2,∴ C=30° 1 (2)∵ S=2absinC 1 =2·2RsinA·2RsinB·sinC

=R2sinAsinB

R2 =-2[cos(A+B)-cos(A-B)] R2 =2[cos(A-B)+cosC] R23 =2[cos(A-B)+2]

当cos(A-B)=1时,S有最大值

第二章 数列

*******毋庸置疑,数列是历年各省市解答题中必出的内容。因此同学要熟练百倍! 一、基础知识【理解去记】

定义1 数列,按顺序给出的一列数,例如1,2,3,?,n,?. 数列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两种,数列{an}的一般形式通常记作a1, a2, a3,?,an或a1, a2, a3,?,an?。其中a1叫做数列的首项,an是关于n的具体表达式,称为数列的通项。

定理1 若Sn表示{an}的前n项和,则S1=a1, 当n>1时,an=Sn-Sn-1. 定义2 等差数列,如果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n+1-an=d(常数),则{an}称为等差数列,d叫做公差。若三个数a, b, c成等差数列,即2b=a+c,则称b为a和c的等差中项,若公差为d, 则a=b-d, c=b+d.

定理2 *****【必考】等差数列的性质:1)通项公式an=a1+(n-1)d;2)前n项和公式:

n(a1?an)n(n?1)?na1?d22Sn=;3)an-am=(n-m)d,其中n, m为正整数;4)若n+m=p+q,则an+am=ap+a-q;5)对任意正整数p, q,恒有ap-aq=(p-q)(a2-a1);6)若A,B至少有一个不为零,则{an}是等差数列的

充要条件是Sn=An2+Bn.

an?1?q定义3 等比数列,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n,则{an}称为等比数列,q叫做公比。

a1(1?qn)定理3 *****【必考】等比数列的性质:1)an=a1qn-1;2)前n项和Sn,当q?1时,Sn=1?q;

当q=1时,Sn=na1;3)如果a, b, c成等比数列,即b2=ac(b?0),则b叫做a, c的等比中项;4)若m+n=p+q,则aman=apaq。

定义4 极限,给定数列{an}和实数A,若对任意的?>0,存在M,对任意的n>M(n∈N),都有|an-A|

定义5 无穷递缩等比数列,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满足|q|<1,则称之为无穷递增等比数列,其前n

a1项和Sn的极限(即其所有项的和)为1?q(由极限的定义可得)。

定理4 数学归纳法:给定命题p(n),若:(1)p(n0)成立;(2)当p(n)时n=k成立时能推出p(n)对n=k+1成立,则由(1),(2)可得命题p(n)对一切自然数n≥n0成立。

【补充知识点】

定理5 第二数学归纳法:给定命题p(n),若:(1)p(n0)成立;(2)当p(n)对一切n≤k的自然数n都成立时(k≥n0)可推出p(k+1)成立,则由(1),(2)可得命题p(n)对一切自然数n≥n0成立。

定理6 对于齐次二阶线性递归数列xn=axn-1+bxn-2,设它的特征方程x2=ax+b的两个根为α,β:(1)若α?β,则xn=c1an-1+c2βn-1,其中c1, c2由初始条件x1, x2的值确定;(2)若α=β,则xn=(c1n+c2) αn-1,其中c1, c2的值由x1, x2的值确定。 二、基础例题【必会】

1.不完全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从特殊情况出发去总结更一般的规律,当然结论未必都是正确的,但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普遍方式。通常解题方式为:特殊→猜想→数学归纳法证明。 例1 试给出以下几个数列的通项(不要求证明);1)0,3,8,15,24,35,?;2)1,5,19,65,?;3)-1,0,3,8,15,?。

【解】1)an=n2-1;2)an=3n-2n;3)an=n2-2n.

1例2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1+a2+?+an=n2an, n≥1,求通项an. 1【解】 因为a1=2,又a1+a2=22·a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sinA?cos(B?)?3sinA?cos(??A)4 ?3sinA?cosA?2sin(A? ).63???11????0?A?,??A??,从而当A??,即A?时,46612623??2sin(A??6)取最大值2. 综上所述,3sinA?cos(B? ?4)的最大值为2,此时A??3,B?5?. 122.(2011.安徽卷16)(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BC是锐角三角形,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边长,并且 sin2A?sin(?B) sin(?B) ? sin2B。 33 (Ⅰ)求角A的值; (Ⅱ)若ABAC?12,a?27,求b,c(其中b?c)。 【解析】 ?? Ab?c9??22c10,c=5,求△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