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料系统操作体会
原料系统操作体会
目前公司四台ATOX-50原料磨在磨内技改及工艺操作参数等各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为各项指标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一年来操作二期原料磨谈下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还请同仁们指正。
1、系统风量、风速、料量的匹配。ATOX-50原料磨是立式辊式磨,也是一种风扫磨。在影响磨机运行的四大因素风、料、功、温中,风的因素放在首位。所以操作上应注意的首先是风量及风速的变化。磨内通风量不足,合格的生料不能及时带出,吐渣量增多,磨机负荷上升,影响磨机产量;风量过大,料层过薄,底板及高速轴振动上升,影响磨机稳定运转。因此,磨内通风量一定与产量相匹配,操作上对挡板的控制不能时大时小,应保持稳定,调整时也应控制动作幅度,磨机振动相对较大时每次开闭挡板在5%以内,防止料层出现较大变化引起磨机跳停。风速方面合理的风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磨内循环,在喷口环处掉落的颗粒大小取决于风速的快慢,所以风速的大小对吐渣量和料层厚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常运行中,喷口环面积一定,磨内风速由风量决定,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对循环风挡板的控制来调节磨内通风量,稳定风压。遇到工况发生变化时,操作员首先应及时对磨内风量进行调节,原则上,加料加风,减料减风,选择的通风量,应以更有利于保持磨机负荷相对稳定为准,并力求振动最小。
2、料层厚度的控制。料层是立磨控制的重要参数,立磨研磨实际上就是料层间相互挤压、剪切力的作用。料层稳定,风量、风压才能稳定,否则就要不断通过调节风量、风速来维持料层厚度。料层是夹在磨辊和磨盘之间的缓冲垫,当料层过薄时,它的缓冲作用就会削弱,若调节不及时就会引起震动加剧,引起系统跳停等问题。理论上,料层厚度应为磨辊直径的2%±20mm,ATOX-50立磨磨辊直径
为3000mm, 60±20mm是适宜的料层厚度。此外,料层厚度还取决于物料粒度、易磨性、含水量等因素。一般在同一区域内,物料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小,在磨机运转初期,根据物料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料层厚度,调整挡料环高度。挡料环高度确定后,根据每堆物料的不同调整适宜的料层厚度,以磨机振动最小,吐渣量适中为标准。一般料层较薄时可采取加产、加喷水、降研磨压力、提高选粉机转速等方法,料层较厚时,则反向操作。
3、磨内温度的控制。磨机出口气体温度波动大从操作参数上可以明显看出磨机振动大,差压变化大。磨内温度过高,会使料层变薄不易控制,物料松散不利于研磨,并且伴随着较大的振动,给操作调整带来困难。对出磨温度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物料水分、窑尾废气温度、循环风量、冷风及磨内喷水量等。一般在运行中物料水分和窑尾废气温度一定(余热发电PH挡板一定),冷风的调节对窑尾负压影响较大,所以我们一般通过调节循环风的大小来调整磨内温度。磨内喷水的作用是稳定料层和降低出口温度,喷水量过多,物料结块,喷水少会引起料层不稳振动加剧,所以一般不采取磨内喷水来调节温度。我公司生料水分控制在0.5%以下,一般出口温度为80-90℃。由于大量使用边坡土,物料水分大,受发电风温影响,入磨风温低。这就要求操作员要根据每堆物料的不同,合理调节喂料量和料层厚度,达到风、料的平衡。
4、磨内压差的控制。 在操作过程中,压力差的稳定对磨机的正常运行来说非常重要,压差的稳定标志着入磨物料量和出磨物料量趋于平衡。压差增大,入磨物料量大于出磨物料量,磨内负荷加大,内循环增加,整个系统的通风阻力上升;压差变小,出磨物料量大于入磨物料量,内循环量降低,料层变薄,磨内负荷下降。这两种情况,都会因料层不稳,使振动加剧。磨机主电流波动增加,若不进
行调整,磨机工况会持续恶化,直至振停。另外,物料的变化也会引起压差的变化,特别是在石灰石换堆过程中,物料粒度变大,料层变厚,研磨效率下降,压差上升,内外循环量明显增多,主机负荷上升。当物料粒度变小时,磨内的粉状物料增加,并且小颗粒物料不易形成稳定的料床,磨辊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研磨,大量粉料悬浮在磨内,压差急剧上升,通风阻力加大,破坏了磨内气流的稳定,风的提升能力下降,造成磨机振动变大,粉料悬浮到饱和会突然塌料,造成磨机振动跳停。所以操作上利用压差来衡量磨内负荷量的变化,实现磨机稳定运行。一般影响磨机压差的因素有喂料量、系统风量、研磨压力、选粉机转速等。但在磨机正常运行中,通常采取调整循环风量和喂料量来控制压差,一般不轻易改变研磨压力和选粉机转速两变量。研磨压力根据产量及物料易磨性设定好,而频繁改变选粉机转速会造成细度不受控。调整循环风量来改变磨内风速,增加或减弱风的提升能力,在调整循环风量效果不明显时再调整喂料量,使出磨物料量与入磨物料量趋于平衡。
5、研磨压力的控制。研磨压力是影响磨机产量、粉磨效率和磨机功率的主要因素。立磨是研磨就是料床研磨,对物料施加研磨压力,通过物料之间的剪切挤压等作用力来完成研磨作业。一般来说研磨压力增加产量增加,但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不再变化,压力的增加带来的是主机功率的增加,导致单位能耗上升,因此适宜的研磨压力要产量和能耗二者兼顾。操作员在操作时根据物料易磨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研磨压力,同时要兼顾磨机主电机电流的变化及磨机振动,一般来说,同一堆石灰石磨机研磨压力的设定是一定的,在遇到石灰石仓离析或换堆前后,物料成分发生变化时,根据料层的变化可以增加研磨压力来提高研磨效率,维持磨内压差,稳定磨机工况。另外,在操作中应注意的是把握好升辊和降辊的时机,
以及研磨压力的给定。当停磨升辊时,若提辊较早,会产生大量的废料,给现场带来较大的劳动量,提滚较晚,很可能造成料层过薄引起磨机振动跳停,一般升辊前一分钟左右将研磨压力设定到最小值,降低氮气囊的负荷。当开磨降辊时,研磨压力应设定最小值,防止出现磨内料层偏薄而研磨压力过高造成磨辊与磨盘的碰撞。
立磨的操作力求稳定,上述几个重要操作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调整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引起其余变量的变化,所以在操作中应统观全局,不能盲目追求其中某一项参数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