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
柳永词两首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理解诗歌中重要意象的含义。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单元教学目标 】 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的风格、意境、用典。着重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所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预习案——再读文本,高效学习
知识链接 走进词作
阅读知识链接相关部分,勾画重点信息。 1.走进作者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人。著名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精通音律,善于铺叙和使用俚语,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和自己的穷愁之感,大量制作慢词,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著有《乐章集》。初试落榜曾填了一首《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抒怀之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却对此词一直耿耿于怀。后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在放榜时宋仁宗却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2.了解背景
(1)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2)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适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衣红偎翆、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3.文体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
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9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婉约体的特点是:无论是写绮艳深狭的相思恋情,亦或羁旅愁怀、伤春悲秋、吟咏风月、寄寓香草美人,均用含蓄蕴藉的手法,化事为情,融情于景,曲折地表达深细宛转的复杂情绪,婉转缠绵,情韵兼胜;豪放词的特点是气势恢宏,它打破花间体以来以佳人绮艳为主的题材取向和创作定势,将广阔的现实生活纳入词的表现领域: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谈玄,抒爱国之志,叙师友之谊,写田园风物,记遨游情态,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宋室南渡以后作手群集,岳飞的壮怀激烈,张元干的清壮顿挫,张孝祥的慷慨悲凉,辛弃疾的雄深雅健,刘克庄的痛快淋漓,等等,构成豪放体以至于豪放派的发展脉络。 4.词调简介
“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词牌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我的疑惑:
【探究案——望海潮】
一、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二、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