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职业素养
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摘要】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索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高尚而美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渊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素养以及娴熟而适切的专业能力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职业素养
本文尝试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道德素质、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以及掌握现代教学媒介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语文教师高尚而美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发自内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是一个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对语文教学抱有深厚感情的一个典型。她在《我深深的爱》一文中深情地说:“我和语文也许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学生时代就深深的爱上了它,有时竟达到了废寝忘食入了迷的地步。后来当了语文教师,与它朝夕相处,钻研它、理解它,感情就更深了。教中学语文,成了我终身从事的高尚事业,我为此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如果教师能把教书当成一种享受,那么就能真正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一个教师只有保持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
务。教师这个职业很清贫,不要把他当作谋生的方式。 二、语文教师渊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素养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心智的开发者,是学生心理完善的辅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多重角色决定教师需要加强专业素养。
教师语文专业知识修养必须做到渊博而精深。就拿钻研教材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并能准确地加工教材。”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参或者现成的教案去执行,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教师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课文时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强的说服力。而且教师在研究课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时,不要强迫自己去接受,要大胆地对此进行质疑。其实,教科书的编订者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他们也没办法给予唯一的答案,他们编订的内容只是供教师参考而已。相反,教师比他们更有发言权,因为教师每天和学生接触,他们对学生了如指掌,明白学生的现状。这一切要求教师积极加强语文学科文化知识修养,通过渊博而精神的知识去导引入。三、语文教师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育目的、任务、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而语文
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现代教学观。“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只重成绩忽视了能力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摆脱传统满堂罐的思想,树立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现代教学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的,学生是作为一个人在接受知识、探究知识,教师没道理抹杀学生的个性,而应树立民主、科学、个性的现代观念,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语文教师娴熟而适切的专业能力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娴熟而适切的专业能力素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善于从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眼神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其二,深刻的思维能力。在遇到难题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其三,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教师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在班级工作中,要组织起良好的学生集体的能力和组织某些活动的能力。其四,社会活动能力。当代社会是开放式的信息时代,教师不能做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要积极参加社会交往,主动获取各方面信息。其五,良好的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进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一个语言含糊不清的教师是难以把知识讲清的,而对于学生来说也难以听懂;而口齿清晰的教师,如果语言
生动活泼,上课的时候往往会富有魅力,引人入胜。其六,教育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教师要迅速地作出判断,机智地加以处理,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能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冷静地处理问题。其七,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具备自学能力,为了推进科学文化的发展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其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功驾驭语文教学。现代的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如果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幻灯片,那么也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只要学生有兴趣学,效果一定会很好。运用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好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抽象的事物,这些教师难以用口头语言解释,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